Critical Mass Systems Center Stage2 匯聚精髓,撥亂反正

一年容易又過去,執筆之時踏入了 2020年的 1月,雖說是新一年新開始,這篇測試報 告卻是姍姍來遲,全因 Center Stage2 與一槍般墊腳輔件極之不同,想當日  CMS 老總 Joseph Lavrencik 來到本刊,親自示範 Center Stage2 的效果,並說到這套墊底需要時間浸出效果,期間會表現反覆,首次擺放在機底,短暫間會獲得甜頭,隨後的兩三天計或會變差,但別要擔心,就讓狀態保持下去,漸漸地觀聲便會回來,這麼兌,到底需要多少天呢?Joseph笑著回答:「10天至14天不等!」

尋根本治重點

請恕小弟見識淺薄,在過往測試生涯裡,兩週時間足以了解輔件的功 效,這套墊腳剛好是相反,兩週後方見真章,到底是有何原因呢?就著 Joseph 當日的解說:音響市場上,大部份抑震產品,例如是音響架或墊釘!絕大部份是把震動能量轉化熱能,我嘗試找出另一種方法來處理諧 振,於是經常和我兒子進行討論,他是電機工程學理博士,提到音響器材諧振處理,他說出了重點,就是熵 (Entropy),嫡是指能量失序,音響器材 振出現這現象,不僅是來自外部環境的震動,器材在通電後,元件及線路板產生出不同的振動,形成螺旋效應(Spiraling Effect),這種影響是沒可能徹底消除,但能夠減至最少程度,而 Center Stage2 利用鋁合金結合特殊阻尼塗層,通過耦合把嫡的狀態從高轉為低,從而提高穩定性,令干擾降至最低程度,整個轉化過程是需要時間,正因這原故聲音在頭數天好像變差了,經過一週或更長時問便達到預期效果。我向 Joseph 問及,這套機腳對於 CMS 的用家可有效益?他的答案是 CMS 機架與 Center Stage2 非但沒有抵觸,一起使用效果只會是加倍理想,那刻我的確認為他是黃婆賣瓜,自賣自誇!如今細心咀嚼 Joseph 的一番解說,這也不無理據,若把諧振簡單地區分為內外兩類型,那麼 CMS 機架便是應對來自地面及聲音構成的震動,與 Center Stage2 一併使用便是內外徹底處理,當然,在其他機架或墊板上使用亦會得到類似效果,說到尾都是墊機輔件,在不同的搭配情況下減震的程度自然是有所不同,否則是不用我來寫測評報告了!

公器私用

Joseph 離開本刊前,再三叮囑小弟,切戒心急,如情況許可的話,不妨效法小學生寫週記般,寫下每週的聲音變化表現.一或許美國人習慣以一個禮拜作為計算週期,房租和薪水都是每週清算,我也很想按他意思來做,奈何現實情況是辦不到,本刊每個月有不少新款器材輪流替換,根本沒時間讓 Center Stage2 慢慢成長,這類需要時間育成的輔件,還是帶回家中測試比較合適。難得找 到一個完美借口,我有大條道理向大草哥申請,把總數 6套的 Center Stage2 帶回家詳細了解,從安裝到現在已有個多月,我也不敢斷定此刻的效果是最好,只知道在近一星期裡已感覺不到聲音有明顯變異,我估計就算未完全穩定也該相距不遠吧,是時候寫下感受了!

高度與運用

Center Stage2 原則上是4個算為一組,當日 Joseph 在試音室親身示範時,極為建議每部器材都要用齊4個,然而,我嘗試過無數次,每次在機底放4個墊腳是較難取得平衡,很多時需要作出獨立調整高度,而 Center Stage2 的高度是固定為0.8吋、1吋及 1.5吋,雖然不能調節高低,但廠方提供了 1/32吋或 1/16吋金屬墊片,以便用家按實際需要加墊於 Center Stage2 底部,而我為了讓寒舍的器材都能使用 Center Stage2,個別器材只用了 3個,我把 1.5高度的 Center Stage2,放置於 Esoteric K-03 SACD / CD 播放機,及 Shunyata Research HYDRA TYPHON QR、HYDRA TRITON V3 及 HYDRA DELTA D6 機底,每部器材放了 3個,這樣便完整分配給 4部器材,另外的 12個 1吋 Center Stage2 每 4個為 1組,墊於 Acoustic Signature Double x 黑膠唱盤、LAB 12 Melto 2 唱放及 KECES P8 DC 電源供應器,對於高度的選擇,我純粹考慮器材機腳的高度,正如 Joseph 所講,最重要是升起器材,礙於 Esoteric 和 Shunyata Research 的機腳都算是高,因此才有此安排,順帶一提,我的兩組音響架分別是 Vibrato R1實心鋁合金 3層機架及 Solid Steel 舊款機架。

循序漸進的改善

在這段期間我每夜回到家中也會聽個多小時的音樂,一直聽著聲音在逐漸起變化,應用的首天只覺高頻有極為輕微提升,之後數天聽到低頻量感似有遞減,整體的變化好比減肥修身,當中我察覺播放 CD 比播放黑膠,感受到的轉變是更明顯,我認為與器材的本質有很大關係,CD 播放機無論是線路元件以至運作均比黑膠複雜,衍生的震動干擾亦比黑膠唱盤繁複得多,出現效果差異似乎很合理。如是者兩週時間很快過去,或許我每天以聽覺來觀察變化,所以沒覺得音場忽然擴大了,又或是低頻會突然衝破最低點,相反,細水長流式測試更令我認清一件事情,就是從混濁走向清晰的聲音,不單只有頻率延伸,焦點幼細度,聲音密度這幾方面有進展,同時間,音場的結構會覺得充實,連帶高度和寬闊度亦更為合理,播放黑膠時最強烈感受是聲音極之穩定,這種定的感覺是樂器和人聲都有固定而明顯的位置,音象的形態之鮮明令我感覺聲音有乾淨效果,從中更體會 Center Stage 2與不同材質耦合,例如黑膠唱盤的基座是木材,K-03 CD 播放機是鋁合金,兩組機架也是木材與鋁合金,如此的配合就令聲音剛性也有異樣,我感覺 Center Stage2 耦合鋁合金是令低頻有高密度扎實聽感,相比之下,耦合木材則略為軟身,這情況時有出現於墊腳輔件,畢竟 Center Stage2 主要是用鋁合金製成,物料之間是會改變諧振狀態,這是不稀奇,然而,這套墊座對器材帶來的改善幅度是大到不捨得拿走!

痛苦的比較

在下筆前一晚,我做了一件相當殘酷的事情,就是從 K-03 拿走 Center Stage2!我想感受箇中有何分別!取出前我預備了 3款專輯以作比較,「王維倩一新天涯歌女」、「鍾氏兄弟一極」及 Abbado 貝多芬全集(DG 2008年發行5CD,指揮柏林愛樂),每款分別聽了一首歌,先說兩款人聲的聽感,王維倩的(海上良宵〉與鍾氏兄弟的(說不出的未來),不約而同音樂部份演奏相當精彩,人聲與樂器除了分隔得立體之外,唱功包含的技巧與細節亦有清楚交代,在〈說不出的未來〉更表現了鍾一諾、夏韶聲及 Joey Tang,三位嗓音的質感和感情,特別是歌曲尾段的電結他 Solo,變化不定的調子旋律,奏出的感覺是和歌詞內容相符,同樣帶有控訴與憤概,聽完真有說不出的無奈感覺。Abbado 那套 CD 全集我選播了第九交響曲,甫開始,短短的數十秒前奏音樂竟然令我集中注意力,靜待接下來的精彩演奏,這份令我投入到樂曲的感染力,使我懷疑 K-03 的解碼能力真有這種本事嗎?抑或是我從來都冷待了它,所以未有察覺呢?不管如何,此刻聽到的就是音樂廳演奏感覺,在 Abbado 的指揮捧下,樂團熟練的演奏更添一份熱情和細膩,總的來說,3段音樂都帶出了聽歌的最大要求,就是領略到感情。隨即我拿走 3 個墊腳,重播剛才的歌曲,起初 10 多秒是不覺效果驟變,我想應該是從穩定回升至高干擾狀態也有一段小時問,之後便覺得高音清晰度開始降低,約莫維持了 10 來秒,聲音愈來愈朦,到最後連低頻都鬆散了,剛才聽得滿有感慨的電結他,竟然變得索然無味,就連 Abbado 在此刻也像倦極乏力,興高彩烈的「貝九」頓成黯然失色!值得一提是過程裡,當高音逐漸變暗的同時,人聲中頻聽起來似很飽滿!查實是干擾朦朧了人聲所造出的假象,或許是這原因令人以為拿走 Center Stage2 的效果更佳,只有是真正的前後比較才明白是什麼一回事,我只能說這套墊腳的確要耐心看待,急也急不來!

總結

很快我便受不了,急著去撥亂反正,但透過比較歙發了我,若將用於唱放及 DC 供電器的兩套墊腳,用於喇叭身上,除干擾的功效應會更直接,於是爽快地完成了移動工作,很有趣,這次等候穩定的時間不長,當晚已聽到聲音在修身,隔了一晚效果更大有進展,本來聲音是離了箱,用後只感往外伸展得較之前寬闊,背景的寧靜度也有改善,如今整套器材的效果都變得明確細緻,這次測試我終於體會到,器材內部的能量失序比起外部受震,產生的干擾影響遠遠大得多,無怪乎瑞士Soulution 會選擇 Center Stage2 作為 3系列各款型號的機腳,因為功效實在是明顯得很,有心提升聲音表現的發燒友是值得到代理那邊作詳細了解!

轉載自:音響技術 #46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