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rfedale Diamond D300 環繞聲系統 – 平衡了看電影與聽音樂的樂趣

1932 年成立的 Wharfedale 經歷過多番變遷,而 Diamond 系列的全盛期,在上世紀 80年代。可惜,我最初接觸到的 Wharfedale Diamond,已是十年前的 IAG 年代。十年人事幾番新,Diamond 的真正精彩,是 IAG 聘請了 Peter Comeau 為揚聲器研發總監之後的事。

當然,Peter Comeau 也沒有可能單人匹馬負責所有品牌的揚聲器設計,他主理的是品牌各系列的聲學設計,至於造型設計,則交由據悉曾多次獲取工業設計獎項的 Kieran Dunk 負責,對比起我十年前接觸過定位有點模糊的 Diamond,D300 系列是一套 They can do a good job 的系統!

Budget Speakers,設計睇餸食飯,售價為設計定調,不容易,限米煮限飯還要好味,更加不容易, 黃蓉在荒山野嶺也煮得一手好餸因為是小說情節,現實是要 Gordon Ramsay 即席煮好一頓茶記美食,也不是一時三刻的事。對於 Peter Comeau 在設計不同揚聲器所累積的經驗,越見火喉,Mission ZX 是更適合聽音樂為主的兩聲道或多聲道用家,至於 Wharfedale,重播電影與音樂的平衡度其實更高,D300 系列定位是 Diamond 11 系列對下,我不敢肯定 D300 同級表現一定沒有對手,但我本身多聽入門產品,暫時 D300 系列確實有其過人魅力,也肯定它們不是收費貴一截、水準低一截的搶錢選擇,一套五聲道 (一共 五隻喇叭) 才索價約萬二港元,十年前同價位下根本找不到同類產品而表現出同等質素的聲音,要找到 音質與 D300 同級的,最少多付兩至三倍價錢。當然,理想音質而相宜的售價,設計多少受惠於今天更成熟的電腦韌體,再加上設計師的經驗,水準確實越來越有驚喜!

D300 系列的外形設計簡潔分明,圓角流線形設計,雖然未見突出,順眼已經非常足夠。D300 系列的前障板厚 28mm,選用 1吋口徑絲膜高音單元,這款專利高音名為 WFR (Wide Frequency Response),是開發自更高級的 Diamond 11,它除了擁有獨立箱室,箱室內亦佈置了吸音物料吸收單元背波能量外,還配備了大型陶磁及以雙音圈結構。

低音單元選用 Kevlar 防彈專利物料,此物料曾被B&W選用了幾十年,而 Wharfedale 選用 Kevlar 的歷史也不淺,寬闊的懸邊物料竟然改用海綿,當然不是清潔用那款,學名稱為聚醚,觸感柔軟舒服。音盆後採用了大型陶磁 (陶瓷磁鐵/鐵氧磁),原來 Wharfedale 早於 1960 年代已率先使用陶磁製作單元。低頻反射管道佈置於箱底,名為 P-EQ (Pressure Equalisation) port,驟眼看一如傳統,一支圓形大口徑管道,再往內看, 就在管道最深處佈置了一個網狀金屬片,低頻經過疏導後作全方位擴散。

少不得改善分音器這一環,廠方建立了Advanced Software and Listening Iteration 系統,分音器除了選用對電流低耗損的聚丙烯電容和薄膜電感,再透過多種類型的音樂進行測試及修正。

資料歸資料,聆聽又是另一回事,對於 Wharfedale 在重播上實牙實齒的改進、對於其聲音遊走於富分析力與傳統聲音魅力、對於其售價與實力令我驚喜!

系列四款產品

不諱言,D300 是取代 D200 的新系列,而 D300 系列只有三款產品,一款座地揚聲器 D330、兩款書架揚聲器 D320 與 D310,還有中置揚聲器 D300C。今次測試的組合是 D330 與 D300C 負責前、中置聲道,一對 D310 toe-in 擺位作環繞聲道。超低音喇叭,我選擇長駐本社的 Procella Audio P12。

擴散度比想像中闊

說明書強調一對前置揚聲器與皇帝位必須最少距離 200cm,toe-in 角度由15  – 40 ,但針對多聲道時,其實一對左右聲道平放也不失禮 (若然家人較多),原因是D300 的可聽角度比我想像的還要闊,當然用 CD 中的人聲結像校聲會更好。Tilt-up 好 D300C 後,它的人聲擴散不算完全凝聚於幕低,配合兩聲道,人聲位置其實可以比較貼幕。《2018 Dolby Atmos試碟》,D300 的音場立體感鮮明,人聲可以深後與升高,即使我沒有佈置 Dolby Atmos 聲道,屬於前方較高處的聲音,一樣輕鬆升起。飛鳥拍翼 360 度圍著皇帝位 飛行,雖然只作窄角度放置於後方書架,包圍感已經見水準,若然再多加一對玩 7.1 聲道,或可以把一對 D310 再分開 一點 toe-in 作兩聲道佈置,這個 360 度更加接近圓滿完整!

高分析力與情懷兼備

相比我聆聽過的 Wharfedale Diamond 系列,D300 由多年前的少少矇到今天的清爽敏捷,與低音流暢銜接的效果相比,已有士別三日之喜。不錯,絲膜高音不是新物料, Wharfedale 卻專注於改善傳統物料的能力,人聲咬字清楚從不含糊,不只是聽《犬之島》BD的錄音室製作點滴清晰,還有《毒裁者2》BD、《職業特工隊:叛逆之謎》(第 6集) 4K UHD、日版《花樣年華》BD,人聲咬字的分明 仔細,未見半點含糊。更吸引的是人聲質地又厚又爽,有 濃度、有份量、輕甜,既有傳統追求濃厚甜聲音味道的優點,與此同時,聲音不黏糯甩尾,沒有慢條斯理,分析力具備今天的要求,人聲味道則有豐富的情懷。 不要小覷 D300 讓子彈飛的動感實力,速度高、撞擊力 鏗鏘猛烈,子彈穿梭橫飛的效果不留力。由於 D330 的體積 較小,我將前、中置聲道的分頻點全定於 80Hz,爆破工作 主要交給超低音喇叭。

剛柔並重

聽音樂,它重播《Legends of Jazz》Marcus Miller 一手活潑生猛彈力十足的電bass 躍動起來,萬餘元的系統, 樂手勾撥點打粗鋼弦的聲音不聞明顯失真,描繪能力、舞台深度、空氣感表現是超值中的超值! “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Me”,不只女聲輕甜厚潤變調爽敏全無累贅感,男聲也同樣爽敏溫厚甜美,還有今天一味追求高速瞬變的揚聲器所沒有的韌力,人聲調子並無荒腔走板或不穩定。

《A Music Tribute To Carol King》一曲”Beautiful”,眾歌手樂手的演出位置立體,前後左右,距離遠近的描繪定位精準。暫且不論其兩聲道表現,即使更高級數針對家庭 影院的環繞聲系統,也較少能呈現如此 3D 的舞台立體感!

文:丑奴兒。全文輯錄自香港「Hi Fi音響」 218 Hi Fi Review • 2019年3月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