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Level Input 以外,REL Acoustics 還有不少「秘技」


提到 REL Acoustics 的超低音,第一時間會想起他們的 High Level Input(高電平輸入)。不少人覺得超低音難以融入音響系統,其中一個原因是覺得主動式超低音和其他聲道呈兩種性格,畢竟它們分別以不同功放所推動。High Level Input 就將超低音的訊號攝取點,由前級延后至后級的功率輸出,以取得和其他喇叭一樣的最終訊號,出來的聲音自然更為統一。

此外,REL Acoustics 亦提倡使用多隻超低音,除了較常見的列陣方式,還建議用三隻/組超低音,用作重播 LFE 聲道之外,再分別負責中置、前置、后置聲道的低頻部分,讓所有聲道都變成全頻喇叭,從而降低整體失真,同時大幅加強立體感,成效極為顯著。

列陣式玩法,並非追求強橫力量

REL Acoustics 超低音玩法多多,而且每一種應用方式,都有足夠理論支持,而且原廠有清晰教學,非常簡單易上手,用家隻需要因應自己需要、原有系統及聆聽空間情況,還有預算,然后作出挑選即可。

REL Acoustics 超低音應用方式,利用三隻超低音,將所有主聲道喇叭都變成全頻響應,令低音分布更加均衡,直接提升立體感,是一種玩法。而最常見的多隻 REL Acoustics 超低音作垂直列陣玩法,組成兩條低音柱,除了增加低頻量感、應付更大的聆聽空間之外,同時又可以減輕每隻超低音工量負荷,另一個重點,就是 REL Acoustics 十分重視的「讓低頻平均散布」,以及「令超低音隱形」,都是列陣式玩法可以達成的效果,並非一味追求強橫力量和打心口力度。「全面」,才是 REL Acoustics 想要提供給用家享受。


單拖出擊

前面提及 REL Acoustics 推薦的多隻超低音玩法,也許會有人以為,是否單一一隻超低音力有不逮?非也,假如超低音本身實力不足,再多玩法亦隻是徒然,REL Acoustics 自然深明這個道理。

因此,他們一直以來都做好基本功,比如單元方面,REL Acoustics 致力研究各種單元結構以及振膜物料,所以他們在碳纖維和鋁合金方面有獨到心得,而且同時在主動式與被動式單元方面,擁有多種獨家設計。在電子線路方面,REL Acoustics 同樣有出色成就,CS PerfectFilter 濾波、NextGen 系列功放都經歷了多次重大改進。當然,還少不了他們結構穩固、造工一流的音箱啦,其內部形狀、容積,以至單元安裝方式,亦有特別講究,務求做好每個環節,為用家帶來最佳聽覺享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