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智慧與現代工藝的結晶 CL-38uC + MQ-88uC 限量複刻版真空管前後級

成立於 1925 年的日本 Luxman 自從於 1961 年推出名動一時的 SQ-5A 真空管合併式放大器以來,其產品不斷獲得用戶推崇,因此廠方一直保持製作優質真空管器材的優良傳統,製作過許多標誌性的型號;這些年來,Luxman 真空管放大器仍無間斷的為音樂迷帶來美滿的音樂享受。

從真空管放大器的黃金時代復興設計

今年。廠方更推出 CL-38uC 和 MQ-88uC 限量複刻版真空管前、後級放大器,當中的CL-38uC 前級的設計靈感來自 1970 年 Luxman 的經典型號 CL-35, 以全平衡線路輸入結合專用的輸入變壓器,配合 JJ Electronic (Slovakia) 的真空管作放大,經典的線路配合現今先進的元件和設計將音色全而優化,讓 CL-38uC 更具吸引力。而另一款 MQ-88uC 後級則複刻自 1969 年的另一款經典型號 MQ-60,同樣以最新的元件和工藝裂作。堪稱為 Luxman 數十年生產真空管器材的尖端技術與傳統智慧結晶,經典的前面板設計配合細心選鐸的旋鈕和槓桿開關,用家可以欣賞這種傳統的設計特色與懷舊的味道,同時可亨受現代高性能音色效果。

傳統木箱外殼標準尺寸底盤

廠商特別保留了CL-38uC 外部的木箱設計,因為它代表了 38 系列的傳統。機箱已擴展至 440mm的寬度,這是目前 Luxman 產品的標準尺寸。內部機箱用作全向屏蔽金屬外殼。為了防止漏磁和消除噪聲,環形電源變壓器和扼流圈變燃器具有整體屏蔽外殼,以提升音色的純淨度。

SRPP分流調整推挽電路結構

CL-38uC 的唱頭均衡器部分、音調控制部分和放大器部分均採用了先進的SRPP(Shut Regulated Push Pull)分流調整推挽電路,以實現最高的音質。SRPP 電路能確保平直的頻率響應,並具有低輸出阻抗(300歐)、低失真和延長的真空管壽命等優點。唱頭均衡器具備獨立的 MC-low 和 MC-high 阻抗(增益)變壓器,並可作 MC 阻抗電平調校。此外,本機具備的音調控制器更可讓用家能夠因應不同錄音或個人口味來微調音質,而新增的平衡褕人端子更具有專用的變縱器,以確保與其他音響產品完美配合。

由於 CL-38uC 的設計用上簡單直接的電路以獲得最佳化音色,故常中每個元件的質量將對器材表現有著極大的影饗,因此 Luxman 決定使用自己的高質量變壓器和極間耦合電容。同時,廠方更進一步採用定制的 Nichicon 高電壓金屬化聚丙烯薄膜耦合電容器,這些電容器均擁有柔和、自然的留色特點,結合特別縮短的內部佈線結構實現了純淨無雜質的音頻效果。

長壽可靠的 JJ Electronic KT88 輸出管

每部 CL-38uC 前級和 MQ-88uC 後級放大器在組裝後 48小時老化過程後都會進行最終的性能檢查,Luxman 更為這些型號選擇了 JJ Electronic (Slovakia) 真空管,它們以可靠性、長壽以及在匹配於真空管放大器的電蹤和散熱等工作條件見稱,而MQ-88uC 使用的 JJ Electronic 製 KT-88 輸出管以強大的動力和豐富的音色而聞名。

MQ-88uC 具有獨立的 4、8和16歐揚聲器接駁端子,可讓用家更易於匹配雊發揮任何類型揚聲器的最佳功能,實現強大的音樂重播能力和極低的失真效果。該裝置具有可變輸入 (音量可調) 模式,其中訊號繞過輸入部分,將訊源設備(例如 CD 播放器)直接連接到輸出部分,讓音色更清晰通透。

OY15 型輸出變壓器

輸出變壓器在確定真空管放大器的音質和性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Luxman 在這款經典的放大器中採用了配上壓鑄鋁外殼 OY15 型輸出變壓器。電源部分採用高度穩定性的 EI 電源變壓器,並配有定制設計的極間耦合電容,可提供穩定的音質和出色的驅動力。

轉載自 “影音生活 2018 年 11 月號”

清澈動力 LUXMAN CL-38uC 真空管前級放大器 MQ-88uC 真空管功率放大器

自1961年推出SQ-5A真空管合併擴音機以來,Luxman 便從沒停止過製造真空管放大器;當中包括不少被公認為經典的型號,出廠後幾十年(也許轉過手)今日依然服務著用家。CL-38uC 前置擴音器與 MQ-88uC 功率放大器受益於Luxman 生產真空管精品機半世紀累積的智慧和技能。

復興真空管放大器黃金時代的設計
CL-38uC 和 MQ-88uC 內裏用最新技術和摩登元件,但外觀造型沿襲了真空管音響產品鼎盛期的經典形象;CL38uC 以1970年發布的 CL-35 為模型,MQ-88uC 則以1969 年發布的 MQ-60 為楷模。經典的面板不單只看起來漂亮,設計也應該實用;Luxman 通過仔細選擇旋鈕和槓桿掣,完全實現了功能性。

Low Cut filter、立體聲/單聲道選擇掣,曾是前置擴音器必備功能;後來人們追求簡單的綫路,說「令音質較純」;可是,連左/右平衡旋鈕都取消掉,是不是鑽牛角尖?CL-38uC 有齊左/右平衡旋鈕、Low Cut filter 和立體聲/單聲道選擇掣。

設計可靠壽命長
官網說,每部 CL-38uC 和 MQ-88uC 在組裝後,都先經過48小時「煲煉」,才由技師進行最終的性能檢驗。Luxman 選擇斯洛伐克的 JJ Electronic 真空管,用於這兩個型號上——在相同的放大器電壓和散熱條件下,JJ 的胆以其高可靠性與長壽命而聞名。

由於真空管放大器相對簡單的電路,每件元件的質量都事關重大。Luxman 深信,生產高端產品的精髓是選用高品質的元件。因此 Luxman 使用自家的高質量變壓器和隔直電容,甚至用上 Nichicon 造的高壓金屬化聚丙烯薄膜耦合電容器;後者能帶來柔順自然的音色。Luxman 亦通過縮短內部佈線實現音質的提高。

剖析CL-38uC前置擴音器
Luxman 保留了木箱型機殼,因為它代表了38系列的傳統。不過底座已悄悄擴展到440mm 的寬度,這是目前 Luxman 產品的標準尺寸,有足夠的內部空間去安裝各支真空管;內部機箱充當全方位屏蔽金屬外殼。為了防止漏磁和消除噪聲,環形電源變壓器和扼流圈變壓器都有一體化的屏蔽外殼。

CL-38uC 包含一個真正的唱放均衡器,MC 低阻抗和 MC 高阻抗(增益)輸入都有獨立的 MC 升壓器,藉 MC 阻抗槓桿掣進行選擇。日本機另一得人喜歡之處,是有音品控制(tone control)設施,使用家能夠微調音質,而不是被動「硬哽」個別軟件的不良音質。高音與低音的音品控制,不單是「多/少」的旋鈕調節;有三個crossover 頻率檔位可供切換,讓用家能將信號微調到所需的聲音個性。(高三檔:1.5K, 3K 和 6KHz;低三檔:150, 300和 600Hz)

為追求最高音質,CL-38Uc 每一級都用分流調節推挽電路(SRPP circuitry)。這電路確保了平直的頻率響應,並具有低輸出阻抗(300歐姆)、低失真和延長的真空管壽命等多項優點。由於目前許多 high-end 器材都有平衡式輸出,CL-38uC 具備平衡輸入端子;而且廠方為它們配備專用 transformers。

精緻的復古外觀設計和新增的平衡輸入端,還有輕巧的鋁質音量掣遙控器,使這款真空管前置放大器做到兼容「古典審美」與實用性。

透視MQ-88uC功率放大器
MQ-88uC 中使用由 JJ Electronic 製造的 KT-88 輸出管,它以其力道和豐富的音質聞名。本機採用的三極管設計,不單提供高透明度的音質,真空管也有較長壽命。MQ88uC 每聲道用兩支KT-88、一支 ECC82 和一支 ECC83。

第一級放大為並聯式,驅動級使用 Mullard 電路,其實力人所共識。在最後一級,Luxman 採用了兼容 Mullard 的推挽結構,在4、8和16歐姆時均做到每聲道25瓦的輸出功率。MQ-88uC 有獨立的 4、8和16歐姆揚聲器接線端子,可以更好地匹配並發揮任何類型揚聲器的最佳功能,在非常低的失真狀態下靈活地把音樂再現。

在真空管放大器的世界,輸出變壓器的質素直接影響放大器的性能發揮與音質。 Luxman 的經典放大器產品採用 OY15 型輸出變壓器,採用壓鑄鋁外殼;形狀跟原型看起來似乎一樣,但其實經過重新設計。電源部分採用高穩定的 El 型電源變壓器,並配有定制設計的隔直電容,可提供穩定的音質和出色的驅動力。

略施脂粉 明豔照人
試聽用 Accustic Arts Drive II、Accustic Arts Tube DAC II Mk2和B&W 802 D3 匹配之。不久前,我才評論過 Luxman的 L-509X,那是一款每聲道120瓦(8歐姆)的 A /B 類合併機;個性跟真空管前後級有別。L-509X 彷彿是透明的,播放任何東西你也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毫無癖性是它的優點。不過,有人會另有想法:我花一筆錢去買嘢玩,怎可以像沒買過似的?!追求個性,也是人之常情。

CL-38uC 和 MQ-88uC 顯然有真空管器材典型的魅力但沒有另一些牌子的重口味(我不想用「音染」啦)。如果胆機的聲音是「甜」的,CL-38uC 和 MQ-88uC 不是蜜餞那麼甜,而是蓮霧(天桃)的清甜。如果 Hi Fi 是女人,這對前後級是淑女而不是放蕩的女人。也許,「霎耳嬌」的擴音機會先下一城,吸引你的注意;但買一對前後級是預備長期使用的,CL-38uC 和 MQ-88uC 那種感性與理性有機地糅合一起的聲音(音樂)展現,更會贏得成熟的你的心。

聽《The Very Best of Clearaudio》24K金CD第一首’Hello’,女聲穩重中帶有女性嫵媚,很有代表性。Bella 唱 ‘Soundtrack’ 和 ‘Things To Do’,微醺的結他之音與嬌柔的女聲後面是豐富的人生經歷;還有第七首’Billy, Can you Hear Me?’,女聲二重唱的一輕一重,CL-38uC 和 MQ-88uC 表現真到位啊。CD 上「唯二」古典曲子:「莫扎特D大調小步舞曲」(小提琴與鋼琴)獨特的堂音給準確呈現;結他獨奏 Romanza d’Amore 的清麗寧謐,又是 show 這套前後級 quali 的時機。

Jocelyn B. Smith《Live in Berlin》第二、三首 ‘You Gotta Know’ 及 ‘We Need Love’ 沒有「考機」的極端元素,不過音樂張力的建築,就「考」Hi Fi 是否「夠音樂感」。CL-38uC 和 MQ-88uC 聽得我津津有味,不自覺地踏腳打拍子。

 

近來愛聽 Patricia Petibon 的《French Touch》,上月試喇叭我也有用。今次喇叭與擴音機轉了,我坦承聽這CD今次滿足感更大。也許是「胆」的功勞,Petibon 飆到最高的音時,聲音還是十足飽滿滋潤的!

 

《inakustik Great Voices Vol.1》採用了 UHQ-CD 方式去生產,效果美滿。裏面發燒友最熟一曲,應該是 Chris Jones 的 ‘No Sanctuary Here’。這錄音有朋友說「靚是靚,但低音多了一點」。不在此討論這個錄音低音是否「多了一點」,這可能關乎「個人口味」但更多是關乎你套傢生播出來是如何。想講的是,如果你對低音有甚麼意見/要求,又如果你用的是 CL38Uc 前級,一切迎刃而解——運用音品控制調整:分別試試150, 300 和 600Hz 三個檔,扭高扭低,包你找到最啱心水的低頻質量。

同碟第13首 ‘Up and Away’ 是一首blues,CL-38uC 和 MQ-88uC 唱出來夠「和味」。忍不住推薦第14首 ‘The Tide’,唱的 Lucy 是一個 doctor of psychology,我是初發現她,歌聲與唱法俱吸引。

應該輪到用廣東歌試音了。我播放「新寵」《一屋寶貝音樂廳》,無論男聲女聲、獨唱合唱,都「美聲」(Bel canto)得讓人不知時光流逝,一聽到尾!管弦樂伴奏也交待得毫不含糊。《環球高歌陳百強》有不同年代歌手向Danny致敬,老一輩歌手最寶刀未老的是盧冠廷(唱「突破」),最有驚喜有二:蘇永康唱「從今以後」(碟上流行度較低的一首),關淑怡唱「漣漪」。我家中Hi Fi也是「胆前胆後」,但講到「冧」的感覺,是在公司聽這一套系統時更強、較享受呢。

最後要用古典CD試。聽的是 Vilde Frang 拉巴托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與 Enescu 的弦樂八重奏。CL-38uC 和 MQ-88uC 交待小提琴協奏曲的場面與氣勢固然不錯,然而Octet裏八把弦樂器的「七嘴八舌」對話,更引人入勝;可以說表現盡這套系統的分析力與「音樂感」。

 

結論
Luxman CL-38uC 和 MQ-88uC 聲音柔順自然,強於表現人聲、抒情音樂(不一定是弦樂!),能清晰準確的把不同類別的音樂表達;相對上「迅雷不及掩耳」的瞬變並不是它倆的強項(大部分真空管器材都不太擅長這個吧)。追求個性化音響的朋友必有個性。有人天天聽大鑼大鼓、播「摔酒杯落地」,CL-38uC 和 MQ-88uC 未必是這類發燒友的最佳選擇。但喜愛「聽歌」的朋友(人聲的、器樂的曲子),在買新機之前,一定要先去領略 CL-38uC 和 MQ-88uC 的「清甜雋永」才作最終决定啊。

總代理:駿韻音響有限公司

轉載自 HiFi 音響 #389 號

川上晃義社長談 Luxman 力仕新品好聲音的秘密

社長川上晃義先生(左)、副社長末吉達哉先生(右)

日本 Luxman 力仕近期有一款合並功放(L-509X)備受我刊幾位主筆與圈內同行的好評,襯著這次採訪社長川上晃義與副社長末吉達哉先生,我們希望從中廠方高層的介紹中深入了解這款產品素質超群的秘密。

近年來,Luxman 在日本高級音響品牌中的經營策略可說是最為進取的,努力開拓年輕人市場,但其實早些年的力仕也經歷著HiFi 市場的低谷,“那時我們的主要顧客慢慢上升至六十至七十歲這個年齡段,如此情況令公司覺得非常危險,直接影響未來前景。因此不能再讓用戶層一直老化下去,我們要做的是吸引更多年輕人成為我們的客人。自從決定推出USB 解碼器后,這個趨勢才得以扭轉,成功令消費者平均年齡下降至五十五歲左右,令未來前景嶄露曙光。”而以往的功放產品在某種程度而言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 Hi-Res 重播效果的要求,因此 Luxman 更新了旗艦合並功放,從L-509X 取代了產品生命周期長達7 年的L-509u。

L-509X 實際上是在一個機箱裡裝下了廠方次旗艦級的 C-900u/M-900u 前后級功放,因此令合並功放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為了避免合並於一身帶來的干擾,L-509X 的內部設計有很多突破之處,包括廠方稱之為“Beeline”的最短信號通道設計,具體做法是將輸入選擇線路、全新的LECUA 1000 專利音量控制線路和前級線路以最靠近的距離安裝,並且由 Micon 微電腦控制,因此大幅縮短了上代機型的信號路徑長度,從而大幅改善了信噪比、分析力和音質。而且,內部的每塊線路板的線路的布局與線路形狀都經過特別的設計,確保最短路徑、最低干擾的同時,這種名為 Peel Coat PCB 線路板還避免每條走線出現直角,這樣可以令電流信號可以更快速傳輸。L-509X 的專利 Only Distortion Negative Feedback(ODNF)已經從上一代功放的 2.2 版本升級為 4.0 版本,大幅提高控制力和改善失真度。

而用料方面,L-509X 當然也是廠方同類產品之最, 比如採用8隻10000μF音頻級濾波電容、鑄鋁機腳、4 對 Bipolar 功率管,增強的 600VA 供電變壓器,純A 類輸出功率達到6W,AB 類輸出120W×2(8Ω),無論驅動力和音質表現都達到 Luxman 合並功放產品中的頂尖水准。

轉載自 “新音響 2018 年 9 月號”

老字號品牌的現在 —— LUXMAN

長期以來持續在全世界被喜愛的理由 – 標榜合並式放大器的品牌的DNA

今年(2018年)自創立以來迎來了93年的 Luxman。從廣播起步的該品牌經過各種高品位的零件的制造、銷售,在1961年,變成了該公司的首款所謂的音響器材,發表了合並式放大器 SQ5A。之后,以電子器材為中心,推出了多種多樣的產品。在大量的音響制造商中,它的歷史之悠久以及在持續貫徹音響相關專業這一點上,Luxman都是處於世界之冠的稀有品牌。

SQ5A

Luxman 創建是1925年(大正14年)。經營繪畫和畫框等的商社錦水堂開始承接廣播電台,在大阪市東區瓦町創設了錦水堂廣播部,是它的原型(第一代社長是早川迭雄先生)。之后,1943年公司名稱從錦水堂改成錦水電機工業,1961年變成LUX 株式會社,2000年變成 Luxman 株式會社。作為LUX品牌的民用音響器材的第一號產品(完成品)的,是電子管式合並式放大器 SQ5A(1961年發表),作為立體聲放大器也是該公司的第一號機。SQ5A 在次年的1962年進行了局部改良,變成 SQ5B,之后向 SQ5Bb 改良后,一直持續生產到1968年。

對於 Luxman,我以前寫過名為「日本品牌」的本雜志的報道。在文中,我設了「為什麼 Luxman 能夠如此長期地作為音響制造商存在」的題目,以這個題目為軸進行取材,完成了文章。

現在再一次概括拙作的話,基於音響器材是有趣的東西這個想法,提出不過度追求數量,貫徹面向能夠理解的粉絲的產品制造是 Luxman 延續的最大的理由。借著往日的音響熱潮巨大化,走和諸多日本制造商劃清了界線的道路的正是Luxman。當然,這條道路並不平坦,雖然經歷了迂回曲折,但是隻有品牌形象長時間不變,這一點隻能稱之為驚奇了。如果手頭有本雜志201號,讀過相符合的報道的話,我很高興。

長期以來受到全世界喜愛的日本品牌


從上次撰寫報道以來才剛過去不久,我就獲得了再一次撰寫 Luxman 品牌的魅力的機會。這期間,該公司內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7年1月,董事長社長從土井和幸先生交接給了川上晃義先生。

在上次報道的採訪中,Luxman 的某位負責人說過「這個品牌有屬人的地方」。也就是說,是人員變動了的話,產品也會有很大的變化的意思。但是,雖然是這麼說,但長時間地堅持穩固的品牌形象是 Luxman 不可思議的地方……。

隻是老字號很常見的,新產品推出時,收到來自一部分熱情粉絲的“最近變得不像Luxman 的風格了”的意見。對我來說,像前面所說的那樣,與其說Luxman的本質,我想倒不如說確實地持續繼承了DNA,我覺得能夠自由地表明各種各樣的意見這一點是很有趣的地方,我想,出現「不像」的意見,是否是長久以來一直喜愛這個品牌的晴雨表。

新社長川上先生是海外經驗豐富的主要行走營業領域的人士。就任 Luxman 的社長后吃驚的是,總之實際感受到了世界上 Luxman 粉絲的存在,而且,多年以來喜歡Luxman 產品的人很多。這也在上期的報道中提到過,作為該公司的政策,有制造能夠長期使用的產品的說法。我覺得川上先生所說的軼事簡直就是 Luxman 所特有的情況。

那麼,打聽了一下新社長對於今后的 Luxman 有著什麼樣的考慮,回答是「聲音設計交給現場,打造能夠讓員工隨心所欲的環境」。與其說是站在產品開發第一線,不如說是貫徹了開發、銷售的服務角色,提升了 Luxman 的品牌力吧。然后,川上先生就任社長后發表的合並式放大器L509X是符合為新體制揚帆起航增色的出色成果。

L509X開拓了合並式放大器的新境界「單機體分體機」

合並式放大器

L509X

●輸出:120W+120W(8Ω)、240W+240W(4Ω)

●尺寸/重量:W440×H193×D463mm/29.3kg

Profile

採用甲乙類運作的晶體管式合並式放大器的旗艦機(2017年發售)。它的開發理念是“單機體分體機”。這是追求合並式放大器的機能美和分體的質量的融合的產品,從 L509fSE(2002年)開始,經過 L509u(2006年),本機是它們的集大成版。它的特點是以獨特的反饋電路ODNF Ver.4.0為首,高純度電子控制衰減器新LECUA1000 和分立緩沖電路的採用等。

前面說過,Luxman 首款音響器材就是合並式放大器。即使看該公司之后的步伐,我覺得合並式放大器仍然長期處於所有產品的中心的位置。L509X 在是名作輩出的Luxman 合並式放大器中也是最高杰作之一,我在雜志上是這樣評價的,在這次的採訪中,打聽了關於本機開發的軼事。因為想著通過接近 L509 的詳情,能夠展望Luxman 品牌的現在和將來吧。

負責L509X開發的陣前指揮的是長妻雅一先生。以前也見過長妻先生很多次了,試聽時交換了這樣那樣的意見。傾聽他的人意見,反復咀嚼並反映到產品中,我覺得這是一種才能(技術人員中像這樣的人意外地少),長妻先生正是擁有這種才能的人,是該公司產品近年來得以進步的核心人物之一。然后此次,負責L509X的電力設計的古木邦彥,從前面的屬人的意義上來說的話,我覺得古木先生的參加成為L509X 的音質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採訪Luxman株式會社的4位的小野寺弘滋先生。以L509X開發的核心人物,近年來經手過很多該公司產品的長妻雅一先生(右)為中心,詳細地講述了獨特的技術和技能。

L509X 的開發理念是「單機體分體機」。淺顯易懂地來說的話,是在單機體的合並式放大器中實現分體放大器的音質吧。因為我一直說合並式放大器不是分體放大器的替代品,希望追求固有的魅力,所以我覺得這個理念與我的說法是不同的東西,高級合並式放大器一直以來都將類似的情況作為大肆宣傳的口號提出。

但是,從結論上來說的話,L509X 的音質的「獨特的味道」有著和以前的合並式放大器及分體放大器不一樣的魅力。它讓我捕捉到了合並式放大器所特有的新世界,Luxman 似乎是開拓了「單機體分體機」這樣一種新的類型,誠然,從這款產品中浮現的高雅且獨特的音質也可以理解制造商想要大肆宣傳是新類型的產品。

現在的 Luxman 的合並式放大器是高機能。為了單純的高音質削減機能,純粹保持信號通路是單純的手法,而該公司的產品是唱頭放大器和音調控制器以及功率表全部都配備了。

按照營業部門首席的末吉達哉先生的話,多功能性不會讓步。再加上,即使是全套配備,也自然而然地有作為合並式放大器的尺寸限制。我覺得,長妻先生能夠允許L509X 的尺寸再大一點的話,再進一步設計,特別是唱頭均衡器的設計很輕鬆,但正是這個制約才能反映本機聲音的良好狀態。沒有制約,是能產生出乎意料的好結果的產品。

Luxman 獨特的徹底的噪聲對策和電力信號的疏通化

L509X 是該公司合並式放大器的旗艦產品,從型號上來說,是前作 L509u 生產完成之后時隔7年的改良型,但卻是追求讓以純甲類運作追求高人氣的 L590AXII 的好音色和甲乙類運作的 509的強有力合體的新位置並開始開發的。

基本的機箱結構沿襲了 L590AXII。放大電路中當然採用了輸入和輸出比較,隻反饋修正失真成分的該公司獨特的 ODNF 電路,向通過降低阻抗實現了低噪聲化的Ver.4進化。

增加到這些基本結構中的 L509X 的高音質點,是徹底的噪聲對策。來自電源變壓器的電磁泄漏對策自不用說,內部配線、二極管、晶體管,恐怕連電容器都包括在內,測量了所有地方的噪聲,解析頻譜,減低噪聲。

核心技術 – Luxman獨特的反饋電路「ODNF」

NFB

NFB(Negative Feed Back=負反饋)是將輸出信號(的一部分)在輸入方反轉並返還,戲劇性地改善失真率和頻率特性等放大器的種種特性的電路技術。另一方面,用了NFB之后有輕鬆感消失等的音質問題產生的意見也很多,無反饋放大器在特性提升上有界限。Luxman的ODNF(Only Distortion Negative Feedback)是以同時解決這種相斥問題為目標

ODNF

的獨特技術。負反饋通路內設有誤差檢測放大器(圖中的差分放大器),檢測出從負責聲音放大的主放大器中產生的失真,隻在主放大器的輸入中反饋這個失真成分,從而以最小限度的NFB量獲得很大的特性提升,(幾乎)不會產生同時負反饋電路的音質缺陷的電路。ODNF是1999年開發的,一直以來,以主放大器為首,對誤差檢測放大器和定電路電路等反復進行了8次的改良,現在到了第4代。

這個手法從 1990 年代就開始在該公司採用了,即使數據變佳,音質不理想的話,就會否決這種噪聲對策,這是 Luxman 風格。此次的 L509X,最后決定噪聲對策的是用LED照明的功率表周圍的處理,這裡古木先生的判斷可以說很重要。對於拿掉功率表的話,音質會變得更加好的想法,我是不贊同的。要說是為什麼,那是因為味道肯定會變。

另一方面,作為這次了解到的該公司的非常有趣的技術秘訣,有盡可能地在不改變電流密度的狀態下傳輸信號的技術。我立刻就來了精神,總之,可以認為電信號中也會產生諸如道路的寬度變化和產生遲滯的情況吧。就好像有讓各種各樣的車輛和乘客容易走的道路那樣,在電方面也有適應場面的合適道路的理想狀態,該公司在這項技術秘訣上有著多年的積累。隻是用很粗的線纜降低阻抗並不一定能獲得理想的聲音。因為放大主板的信號模式描繪曲線也是同樣的想法。我就「電的心情」的問題反復思考,L509X中的電信號非常舒服地流動吧。

L509X 開發時獲得的技巧不光運用在合並式放大器中,在包括分體放大器在內的該公司的所有產品中都靈活地運用。對今后的Luxman抱有非常的期待的,肯定不隻是我一個人。

協調和清澈兼得是另一次元的領域

作為進口商的 Luxman

Luxman(LUX)作為音響制造商在世界上馳名,但也有作為進口商行的一面,擁有經辦過很多 Hi-End 音響制造商的產品的歷史。印象深刻的是1990年代的英國KEF 和美國 Krell,從進入2000年代開始的奧地利的 Consensus Audio。然后,去年秋季的重磅發表是法國的揚聲器制造商《Focal》的經營的開始。該公司的電子設備和 Focal 的揚聲器組合的示范在全國各地開始,良好的相性已經博得了好評。圖為預定今年3月底開始銷售的Focal的最新機「KantaNº2」和該公司的SACD/CD播放器「D06u」和合並式放大器「L507uXⅡ」的組合。Kanta Nº2是共計備有8種外觀的3路機,除了高音單元是採用使用鈹的2.7cm口徑反球頂型之外,中音單元、低音單元都搭載了16.5cm口徑。組合的價格預定為120萬日元左右,是引人注目的器材。

採訪、試聽是在 Luxman 總公司地下一層的試聽室中進行的。每次都把各款合並式放大器放置在同一個架子的同一個位置上,在相同條件的基礎上試聽。參考揚聲器是去年秋季發售的 Focal 的 Scala Utopia Evo。

那麼此次將該公司的6款合並式放大器匯聚一堂進行試聽是相當難得的機會。該公司的諸位也是第一次在同一天以同樣的條件聆聽所有的機種。

試聽時使用的揚聲器是最近 Luxman 成為進口代理店的法國 Focal 公司的 Scala Utopia Evo。Luxman 的放大器和Focal的揚聲器的組合很出色,巡回示范也獲得了很多的好評。我也在去年的國際音響展上就兩個公司的組合問題進行過講演,被告之得到了超出預想的好結果。

該公司的入門機 L505uXⅡ 的特點是具有透明感,同時音質易親近。是很好地表現出音樂的精髓的印象。換成上級的 L507uXⅡ 后,一口氣增加了聲音的充實感,也能夠獲得所謂的Hi-Fi聲的快感。在該公司的產品中,這種干淨的聲音是本機所特有的魅力。

合並式放大器

L507uXⅡ(圖右)

●輸出:110W+110W(8Ω)、220W+220W(4Ω)●尺寸/重量:W440×H178×D454mm/25kg

L505uXⅡ(圖左)

●輸出:100W+100W(8Ω)、150W+150W(4Ω)●尺寸/重量:W440×H178×D454mm/22.5kg

Profile

採用達到約50年的該公司傳統的型號“505”“507”的中堅機系列的2款最新產品。2款機型都是搭載了藍色功率表的甲乙類運作機,上級的L507uXⅡ是110W+110W(8Ω),弟弟機L505uXⅡ是100W+100W(8Ω)的高功率。首先,L505uXⅡ的特點是獨特的反饋電路的最新版ODNF Ver.4.0的搭載。這是飛躍式地提高了失真的測出精度的電路。另外,採用了高純度電子控制衰減器LECUA和discrete buffer電路等。上級的L507uXⅡ的音量調整部分搭載了更進一步發展了LECUA的LECUA1000。可以進行88文件的極細致的音量調整。最新的ODNF Ver.4.0電路的採用也是它的特點。

帶有電子管功率級的LX380變成了有情趣的描寫,音樂的信息恰如其分,明亮艷麗且富有彈性的聲音能夠愉快地聆聽音樂。

合並式放大器

LX380

●輸出:18W+18W(8Ω)、20W+20W(6Ω)、14W+14W(4Ω)●使用電子管:ECC82×3、6L6GC×4●尺寸/重量:W440×H197×D403mm/17.6kg

Profile

該公司在電子管放大器的世界中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其中名為“38”的型號是作為確立了該公司聲望的黃金數字的光輝的存在。繼承了這款“38”的最新產品是這款LX380,於2016年登場。通過採用6L6GC的推挽結構的輸出級和採用Mullard ECC82的驅動級的組合,確保了20W+20W(6Ω)的功率。支持MM/MC的半導體式唱頭放大器和獨特的音量調整LECUA的搭載也是它的特點。

帶有純甲類輸出級的AX系列是2款機型。L550AXII的密度感和溫度感剛剛好,重視中音的聲音在vocal再生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魅力。換成L590AXII之后,深深地很好地和聲,成為了符合最高級合並式放大器風格的音質。層次的豐富也值得特別指出,溫暖的音調很舒適。

情感極豐富,並且強有力的L509X可以說是特別的。協調和清澈兼得,這是迄今為止沒有過的高次元。

合並式放大器

L590AXⅡ(圖上)

●輸出:30W+30W(8Ω)、60W+60W(4Ω)●尺寸/重量:W440×H193×D463mm/28.4kg

L550AXⅡ(圖下)

●輸出:20W+20W(8Ω)、40W+40W(4Ω)●尺寸/重量:W440×H178×D454mm/24.3kg

Profile

從 1981年發售的 L550(50W+50W/8Ω)開始的該公司的甲類工作的合並式放大器的歷史。之后,誕生了多個版本的產品,1992年名為 L570Z’s 的名機誕生。之后,暫時中斷,在 2005年,以 L550A/L590A 復蘇。作為現在的A類動作合並式放大器的 L550AXⅡ 和 L590AXⅡ 是第4代的產品,兩款機型都配備了橘色的功率表,這是它們外觀上的特點。在內容方面,以可以稱作現在的該公司的象征的最新的電子控制衰減器新 LECUA1000 為首,採用了放大反饋電路 ODNF Ver.4.0 和前級輸出級上的分立緩沖電路等。大容量電源電路的搭載也是兩機共同的特點。

轉載自 “StereoSound中文版”

Luxman 復刻限量版 CL-38uC 和 MQ-88uC 電子管前后級放大器

在2018德國慕尼黑高級音響展上,Luxman(力仕)展出的CL-38uC新前級的設計靈感來源自1970年Luxman經典型號CL-35,全平衡線路輸入結合專用輸入變壓器、以Slovak JJ電子管作放大,經典的線路配合現今先進的元件和設計優化,精致的金屬面板和木箱外殼的設計,讓Luxman CL-38uC更具吸引力。

配合推出的還有一台MQ-88uC立體聲功率放大器,同樣是復刻自1969年經典型號MQ-60,以新的元件和工藝制造,提供25W的功率放大輸出,支持4,8或16歐姆揚聲器負載選擇。定位於中高級市場。

Luxman成立於1925年,從1961年發布的真空管前置放大器SQ-5A到現在一直致力於真空管放大器的研究和發展,其中有很多被高度評價為“檢查員”的機型,以及自從發布后的數十年內即作為活動機器經常使用的個人。

由於電路結構簡單,真空管放大器極大地影響了單個部件的質量。對於CL – 38uC和MQ – 88uC,Luxman自己的高品質部件大量用於變壓器,阻容電容器等。除定制外,尼吉康公司還制造了高壓金屬化聚丙烯薄膜電容器作為耦合電容器,進一步實現了自然和自然的聲音。

CL-38uC和MQ-88uC是是一個真空管放大器,最新的技術和設計,真空管全盛時期的模型被普遍解釋(CL-38uC的CL-35在1970年宣布的外形設計,MQ-88uC是我想象的是1969年發布的MQ-60)。對於經典設計的外觀,通過縮短內部布線實現了追求“美觀”的旋鈕和杠杆開關以及高音質的使用良好。您可以同時享受充滿懷舊和現代高性能的傳統設計。


CL-38uC和MQ-88uC在產品組裝完成后的老化過程48小時后進行最終性能確認。所有要安裝的真空管都統一到JJ(斯洛伐克),這是質量很好的。電路的運行穩定性進一步提高。長壽命設計,真空管工作電壓和散熱結構有余量。除了徹底的支持系統繼續維護產品超越了幾十年自發布以來,溢價延長保修系統的應用保修期延長至三年(真空管部件為1年)。您可以長時間放心地使用它。

正如38系列傳統衛生間木箱的情況一樣,它擴大到現在的Luxman的標准尺寸440mm的橫向寬度,並且更新了設計。MC墨盒增益調節杆開關已添加到前部。內部機箱也採用全向屏蔽金屬外殼。為防止漏磁通,環形電源變壓器和扼流圈變壓器均覆蓋一體式屏蔽箱,並採取措施以獲得理想的噪聲。


CL-38uC採用SRPP(並聯ReggratedPush Pull)配置,用於所有唱機均衡器部分,音調控制部分和平面放大器部分。SRPP是一種電路,具有低阻抗輸出(輸出阻抗為300Ω),低失真,真空管壽命長等諸多優點。這種豪華的作曲隻允許安裝許多真空管的專用音箱的前置放大器,這使得實現清晰准確的音樂表現和吸引音樂愛好者的吸引人的音質成為可能。

CL-38uC通過專用變壓器具有平衡輸入端子,以提高可擴展性。內置與MM / MC兼容的唱機均衡器放大器電路,配備升壓變壓器,用於LR / 2級增益獨立(共4個)的MC盒。配備低切開關和單聲道開關,您可以享受真正的模擬播放。此外,BASS和TREBLE的音調控制可以根據每個3級切換類型的周轉頻率調整到您最喜歡的音質。

 

Luxman L-509X 謹慎追求一夢,十五載磨一劍

在今時今日還可以堅持生產純兩聲道功放機的廠家絕對要點個贊, 因為主動式喇叭和串流媒體的興起實在是削弱了兩個生產方向的公 司——功放機和 CD 機。

曾幾何時在八十年代至千禧之前,這兩個產業曾經極度輝煌興盛,因為那時候家中並無太多的娛樂可以選擇,而聽音樂所必須的放大器和 CD 機(當時還是時髦產物)就是市場上最受眾之產品 ; Luxman 力仕在六十年代的已經開始生產兩聲道功放,今日介紹的 L-509X 正是有七十年代的 L-3、L5、L30 發展而來的,所以你可以看出他們在制造合並式功放有四十多年的經驗,自然是不可輕看,而在四十多年后功放機整體銷 售下滑的情況下依然推出新機種, 是十分巨大的勇氣和自信。

而上一代的 L-509U 則是在 2002 年推出,即在十五年之后才發布新的型號,這絕對是出於對產 品的尊重和設計的謹慎 ;因為若非對比上一代產品有極大的進步, 日本廠家不會貿然推出一款新的產品代替之,譬如日本直驅盤之王松下 SP10MK3 就是過了足足差不多三十年才在今日推出新款機型! 著名日本雙刀臂王 SAEC 在今年才推出 WE-4700 唱臂。單從這點我已經對這個新型號的進步性得以確定,然而聲音幾何,后面揭曉。

有必要提及的光輝歷程

為了評測這台合並機,我十分謹慎地翻閱日本 Audio-Heritage.com,你可以在上面找到足夠多的過往日本音響品牌機種的詳細資料,然而力仕的資料卻讓人看得 眼花繚亂,單單是前后級的機種, 就已經有將近 100 個型號,還沒 算合並機和唱放音源,黑膠唱盤 和唱頭的產品數量,一時之間可謂無從入手。

然而值得提及的往往是兩個時期的產品,一個是由英國大師, 現 EAR YOSHINO 主事人 Tim. De.Paravicini 設計的系列產品, 作為真空管功放設計大師,他設計的 300B 單聲道膽后級一邊用上四隻牛,而且夸張地用上 WE 西電的原廠 300B 膽管!而配搭的前級則是用上東京光電的步進式電位器,現今一套前后級的價錢難於估算,因為實在太稀少,但在現今西電 300B 市價已經 40000 一 對,可惜 1987 年力仕陷入財政危機,停產此機種,而 Tim 大師也返回英國發展,直到 1996 年才重新 復刻此機型。

重新恢復元氣之后的力仕一發 不可收拾!終於在 1999 年推出一 代旗艦 C10MK2 前級和 B10MK2 (單聲道后級) M10MK2 (立體聲后級),如今在粵港澳的二手市場, 還可以找到其身影,前級採用 58 接點步進式電位器,總共 456 個 電阻用在電位器上面,搭載 CSSC 線路,這個線路是為了解決電位差 和接地處理等問題,今日我們見到很多發燒友鐘情地盒,實際上力仕在 1999 年已經著手解決 ;而后級則用上 22000 微法的電容列陣和 800VA 的巨大型變壓器,可謂是落 足重本!

此外力仕還有很多的名器,就不逐一列出。

先入為主的老客戶能否接受功能傳統的新品?

對於純功放的客戶來講,應該主要都是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群體比較大,或許他們早已經知道力仕的輝煌歷史,在面對那些香檳色和木殼的機種目前,對低調的新品產生懷疑的態度當然是可以理解的,相信唯有實力才能為他們自身証明自己! 另一方面力仕也沒有打算加入數字輸入端口,更加沒有串流,雖然在數字方案非常成熟的今日,加入這些功能可謂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但基於對品質的要求,他們沒 有為功能而加入功能,反而堅持一 貫的務實作風,但是從 MM/MC 唱 放輸入則是從以前的機種延續自今 日;而具備低頻、高頻、聲道平衡 的調整旋鈕,兩個淺藍色巨大的 UV 儀表,錄音輸出功能,和前面板的 6.35 毫米耳機輸出,看起來 則十分經典。

L-509X 的外觀非常之朴實而精美,朴實的是方正的外觀和厚實的面板,單單是那款前和側面板已 經各有半個拇指的厚度,頂板是採 用 CNC 切割而成的,還兼顧有散熱的功能 ;而精美的則是你細看面板的做工,拉絲工藝十分之細膩, 邊角不刺手,打磨得非常之順滑柔 和,簡單說——舒服!

筆者剛剛在慕尼黑音響展歸來,現代歐洲新品牌的功放外觀設計可謂是“各顯神通”,甚至大膽採用黃色、橙色、紅色等等鮮艷的顏色打造其外觀。但對於審美保 守的亞洲用戶來講,是相對難接受的,而力仕、金嗓子這些日本機種,則總是給人安定實在的感受。 有些廠牌是在退步,但力仕斷然不是! 老實說,在二十一世紀的商業社會裡面,很多大集團已經看上了 音響行業,不斷有不同的老牌子被 並購。被並購后的品牌,基於商業 角度的考慮 (因為大集團需要財報上面不斷有盈利的增長),會不斷根據市場上的受眾產品而不斷地變化,很多時候品牌自身獨特的個性 就逐漸失去了。而另一方面基於音響產品本身的物理成本較高,一些產品需要好的材料或者是長時間手 工的話,很可能會被廉價的材料和 現代化機器生產所取替,上文所說的步進式電位器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去打造,因為電阻的配對和焊 接,都十分之耗時間。

超級電位器助力

純粹模擬的步進式 電位器固然是好,但是成本非常高,而且左右 聲道的精度不如數字式電位器 ;而好的數字電位器類似帝瓦雷也算 做得不錯,但力仕並沒 有採用數字電位器 ;而 是採用目前成本最高的 高精度電阻陣串並,電 路切換要通過幾十個繼電器開關控制,非常復雜,要求非常高,要知道使用同樣技術的可是柏林之聲的旗艦級產品和瑞士的登峰,別忘了力仕 L-509X 只是中 價位段的機種!

這個電位器設計在上一代機種裡面也有應用,但最新的 Lecua1000 電位器設計則是更上 一層樓,而且應用在力仕 C-900U 旗艦前級上面 ;其中一點改進當然是可以通過遙控器控制音量,大大方便用家使用,因為加入遙控器控制等於加入了電子串擾,所 以在上一代未成熟的設計裡面是沒有的,在力仕對新品進行機箱 內部布局的重新處理和改進隔離 設計之后,現在的遙控器控制已 經完全不構成對音質的影響。

電源部分媲美中古旗艦,線材毫不含糊

上文所說的力仕 M10 是 800VA 的變壓器和 22,000 微法 的電容列陣,而 L-509X 則是用上了 600VA 變壓器和 88000 微法的電容陣! 比起 1999 年的旗艦后 級,這台合並機可謂是落足重本, 我相信在看過介紹之后,作為用 家的你已經不需要再去考慮中古的經典力仕,除非是情懷的元素, 因為單從用料以及我所聆聽的聲 音上判斷,新力仕可謂完成對舊 力仕的完美超車!

L-509X 在 8 歐負載的時候提供 120w 的功率,看起來不大,但在 4 歐的時候能夠實現功率的翻倍,在 2 歐甚至更低阻抗的時候, 也能夠有足夠大的電流輸出。歸其原因當然是功放的靈魂部分—— 電源,做得足夠出色,但是為了電流的輸出更加穩健,線路板厚度足足 35cm。

避震隔離,缺一不可

600VA 的變壓器當然是強勁, 但是變壓器本身的震動和發出的干 擾卻會對其他的電子零件和聲音帶來劣質的影響,一個小小的合並機 怎麼優化呢?

首先機箱用上扎實具備厚度的 鋁合金板,已經可以避免外界的震動,而四粒鑄鐵的大腳釘,則是能夠減少來自機架的震動。此外這隻 大型的 EI 變壓器在機箱裡面獨特 地蓋上一個保護罩之余,在底部還作了特殊的處理使它不會對機箱帶來諧振。日本人的精細設計之處, 可見一斑。

 

聲音品質,同價敢稱王

收放自如,動態剽悍,發掘所有潛力。看到如此厲害的電源設計,當然是要試試力量幾何,搭配 並不是太以動態見長的 Spendor 新款的 Classic1/3,自然測試動態 看起來是有所吃虧,聆聽 RR 公司 的《Mephiso》紅魔鬼,在熱機 15 分鐘之后,聆聽《骷髏之舞》。

開始的三角鐵敲擊的聲音清晰 透亮,但不是那種光芒四射的聲音, 這內斂而延伸不錯的高頻,一聽就是日本高級機種應該有的聲音。而 弦樂群的密度是比較高的,所謂松香味比較濃郁,應該中頻不薄,所謂“蘿卜聲”是不存在的。當動態 臨到的時候,力量非凡,仿佛如跺穿地板一般,不僅僅是電流充沛力 量強大的樣子,而且收放非常之快, 我相信以英國聲著名的 Spendor 絕對不是這種的風格,但是在這個時候卻被 L-509X 搶去了風頭,這台外 貌低調的功放,在此時此刻成為了 最耀眼最被矚目的亮點。

如果你隻是剛剛走進聽音室, 不知道正在用哪對喇叭,可能你會誤以為是隔壁的 Kharma DB11 在開聲,因為實在把 1/3 的八寸中低音的所有 100% 潛力被逼出來。我可以很肯定一件事,如果你考慮一 對 10 萬內的喇叭,它很難推,但是你很喜歡它,那麼你大可以選擇 這台功放,一定可以發揮它所有的 潛力。

Luxman 的中文譯名為力仕, 絕對對得起這霸氣的名字!

分析力超群,弦樂質感出色

而播放飛利浦康德拉申的《天方夜譚》,則顯示其幼細的一面, 日本機以細節出色而著稱,不難相 信 L-509X 有比較好的分析力。

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左邊小 提琴組齊奏的時候,有一種明滅可見,幾乎可以清晰地數出小提琴的數量。我想原因有二,其一是聲場非常開闊,在空間裡面給了小提琴 組一個很獨特的位置,讓聆聽者可 以清晰地感受小提琴組的表現 ; 其二應該是此機的中高頻解析力非常之高,唱片裡面很多微弱的細節, 都能夠聽得到出來,自然小提琴的強弱響度變化,撥弦的力度,琴弓 觸弦瞬間都清晰表現。

尤其是《天方夜譚》那把獨奏的小提琴,表現非常之生動活躍之余,琴腔的聲音非常之充沛,響亮而凝聚,再次展現此機中頻密度高的魅力。而這種質感並不是美國機 那種濃郁或者昏黃色調的表現,反 而是相當的干淨而且兼備速度感,給人的感覺不似是聽 CD,而是坐 在音樂廳第一排緊挨著舞台的表現。

中頻好聽,樂器忠實還原

而測試人聲的時候,為了獲得更好的中頻效果,我用黑膠接入它 的 MM Phono 唱放功能。果然聽鐘志剛的《風聲鶴唳》,男聲醇厚的魅力相當迷人,人聲整體的定位靠前,此機應該屬於專注中頻表現 的 ; 當代很多西歐的高級機種,會 把注意力放在高頻和超高頻的表現,反而忽視了中頻的質感,而現在膽機的市場佔有率逐漸降低也在說明這個問題,但實際上人耳最敏 感的部分當屬中低頻,L-509X 中頻表現好,好聽自然有道理。

小剛手上的那把吉他,還原得也十分之真實,每條弦的粗細和泛音的多少,也和實際樂器的表現 如出一致,譬如高音弦清脆利落干 淨,而低音弦較慢而泛音較多,腔體的共鳴強度也相對增多。這些 樂器在現實的表現,通過這套系統也能忠實地反映出來,只能講 L-509X 的傳真度的確是高。

總結

L-509X 是很優秀的一台正統放大器,你可以認為他的設計哲學和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如出一轍,但是同時它可以給你更多的現代元素,包括分析力、動態范圍、頻率響應。他更似日系車的馬自達,堅持自然吸氣發動機,但幾十年不斷改進。本機最優秀之處絕對是強悍的電流輸出和控制力,但絕對是屬於幼細的機種范疇,分析力超群, 可謂魚與熊掌兼得! 音色相當中性准確,不會夸大泛音或者刻意去制造某種的音色。如果你覺得這樣還是沒有購買欲望,那麼我相信那個 落足重本的電源和電位器已經有足夠誠意讓你埋單。

轉載自 “新音響” 2018年7月號

煮酒論英雄 Luxman L-509X – 陳海川

自已耳朵、自身感覺最誠實

A餐與 B餐! 早陣子,不管是那個範疇上的人和事,只要出現二揀一的情況,人們總愛將之說成如在餐廳、酒樓點菜遇上套餐般: 究竟揀 A餐抑或 B餐呢?套到音響發燒中,尤其在合併機或後級的選擇上……又確係在A與B兩個字母之間! 究竟揀 A餐抑或 B餐?在合併機或後級的選擇上,當然不是 Class A 或 Class B 之選,而係 Class A 與 Class A/B 的抉擇。通常,提得上 A餐抑或 B餐作為考慮者,實力必相當,必有所謂取捨之間的考慮,即兩方必各有優點、各有惹人好感之處,放到合併機與後級 Class A 抑或 Class A/B 的選擇上,尤其在同一牌子上,就更叫人難於取捨。假設你已對某牌子的某類作品有好感,但其同級作品上,卻提供 Class A 或 Class A/B 選擇,經驗告訴我,發燒友十之八九會出現取捨困難症!  正如 Luxman 合併機,現役五款合併機中有兩款 Class A 機,當中入門級就有 Class A/B 的 L-505uXII或 Class A 的 L-550AXII,至於今篇主角 L-509X,同級的 Class A 就是L-590AXII。如今 Luxman 合併機命名的一貫做法,型號的三位數字中,第二位數字為0者即為Class A/B機,型號中 有A,加上第二位數字不是0者,即為Class A機。當L-509X及L-590AXII兩同級不同類作品相繼現身 後,肯定為正準備落手的發燒友帶來煩惱,究竟應該揀 Class A抑或 Class A/B? 肯定有人會說 Class A 較厚暖、Class A/B 較有力! 這說法倒也事實,但未免太簡單,實不單要睇本身聲音特性,亦應該看配搭及聆聽條件而論。假設,愛感性、溫暖、厚潤,多聽人聲、提琴、 三兩件樂器者,而聆聽空間只百來方呎或以下的話,配一對如B&W 805 D3或其他兩、三單元的中 等靈敏度喇叭,又或以其溫暖、厚潤 A類功率來夾如 Klipsch Heresy III 類的高效率喇叭,A類幾十瓦輸出的A L-590AXII 應合用。但,如傾向理性,喜歡清新、有勁,音樂口味闊,又要配合較大規模的喇叭或在較大的空間使用的話,選擇 8Ω負載有百二瓦、4Ω負載達二百二十瓦輸出的今篇主角 L-509X,定必更理想!

有時配搭不當,可能累死拍檔,有經驗的肯定深明,而初入門者就必需當心,不然,或得撞板以後才會學精!  雖然 8Ω 負載下輸出120瓦也不算小,但喇叭配搭適當或不,可以有差天共地之別。就似今回一 開始搞配器時,也曾嘗試要 L-509X 越級挑戰B&W 802 D3,結果合理地未如理想,始終 802 D3是一款對功率有一定要求(最高可承載連續功率達500瓦)的喇叭,加上演出場地為足有四百五十方呎 的本社大房,又確係大大增加挑戰難度。接著,當然不會勞師動眾地將所有移師到百四呎的細房, 而係採取至簡單的手段、換喇叭。換上對功放/功率要求較寬鬆,且消費更對稱的 B&W 702 S2。結果,一開聲,已可謂差天共地,將開初不合理配搭下,合理地出現的不足,全部一掃而空!  不單只將問題一掃而空,更可謂合拍到不得了!絕對可以講 係無搭錯、不會買錯之配搭。開揚爽快,就似播甚麼類型音樂都 從容面對,從一把人聲到大型交響樂,都未有被考起! 正路、流暢、表現出音樂牽引,似乎係相當基礎的要求,但 有經驗的發燒友都知道,基礎並非必然,只因各派各法、各有方向又各有擁躉。通過 702 S2,我聽見 L-509X 選擇了不加添太多個性化色彩的表現手法,簡單講,就是讓我感到播出甚麼似甚麼, 無太明顯被個性化色彩、音染扭曲。就如林憶蓮《陪著我走》〈李香蘭〉中的大提琴及尼龍線結他,恰如其份,無造作之中,在意去聽,你會聽到結象氣團、線性變化皆清晰, 清晰中再帶韌勁。若抽離點全盤去感受的話,會感受到它 們不單是伴奏,更是伴唱,強化了憶蓮的演譯情緒,亦鋪 排出整體的起承轉合。沒有強說愁的感性添加,也沒有強 逼分析的鑑聽效果,卻有一份由心而發地唱出、奏出的淒 美感覺!

René Marie《Live At The Jazz Standard》 中的人聲、鋼琴、套鼓、 低音提琴在喇叭一邊遠遠 擺開,但沒有因感覺遠而 過份收窄或縮細,而係闊 而實在地擺開,加上明確又份量恰到好處的現場雜音、堂音,就是一份生動又傳神的現場演奏效果。最重要是,令我感到他們在音樂上自在又活生的即時交收。 再播出Audio Compass 2016 中 Nidaros Cathedral Girls’ Choir的《聖母讚主曲》,不單合唱播得有聽頭,有場面、有畫面,更合理地表現該有的參差感,令整件事來得更立體又傳神,獨唱者有力又有線條地上 揚,能量足以跟合唱平衡地發展開去。聽得舒暢、喜悅中 亦見驚喜,驚喜就在管風琴的能量與下潛力,確實無想過 這身價只五萬七千多的合併機,竟有本事在四百五十方呎 的空間中,有心有力又有質有量地營造出管風琴的推動式能量,足以平衡地撐起整個 場面,令整體在十八呎闊的 大Hi-Fi房中亦全無虛浮或 吊腳,實實在在地站穩! Riccardo Chailly指揮萊比 錫布商大樓管弦樂團,演奏 《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音場高、闊、深度比例合理且場面感寬宏,定音鼓擊出勁度,加上管絃齊鳴,營造出 一大幅能量持續延展的氣場。所有樂器既融和亦分得出各 自的聲音氣團及線條變化,一幅可供感受、細味或目視的 清晰大畫面。

今次聽到,L-509X 配702 S2 確係一對極之合拍的好拍檔,正合準備在較大的房間,例如二百方呎或以上的空間 中使用。反過來,在百來方呎或以下使用的話,按比例選 用較細規模的喇叭即可,故擁有120瓦(8Ω) 或 220瓦 (4Ω)在手的 L-509X,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且聲音正路、 流暢、見音樂牽引力的選擇! 如讀過今回煮酒後仍在 Class A/B 的L-509X或 Class A 的L-590AXII上猶豫不決的話,只要先理性地明白Class A/B 不可能有 Class A 的厚暖聲 ,亦得知道只幾十瓦的 Class A 有一定的配器及使用限制。然後,好應該親身去聽聽、比 較,自己耳朵、自身感覺最誠實,就拋開理性,單憑自己 耳朵加直覺去揀選吧! 至於我嘛?我會選擇較理性,重播不同類型音樂都適 應得來,兼且播得有水準的 L-509X!

煮酒論英雄 Luxman L-509X – 何森

這就是我認為最準確的聲音

半年前,珍納在本刊大房試聽了B&W全新 700系列的 702S2 揚聲器(每對零售價HK$46500)。 從她的試音報告中,我可以看出她真心喜歡聽 702S2,她的結論是:「702S2沒有急躁感, 音場規模比 802D3 細一點,但感染力在不進行 AB 比較下,實在很難描述差距幅度,我甚至為它的體積、市場定位而呈現的音樂訴說力而驚訝,若說 802D3 是其地位級數中的超值之選,702S2 會是 B&W 新一代揚聲器中,真正超值之選,其低頻「規模」與「氣勢」,尤勝 804D3,追近 803D3,重 播音樂藝術的超值體驗,是筆者的結論。」 順帶一提,珍納當日試音用的器材是: Electrocompaniet EMC MK III SACD/CD機、 ModWright LS36.5DM 分體前級及Hegel H30 功率放大器。

實話實說,我在大房聽了 B&W 802S3 足兩年,音源用旗艦級的 Accustic Arts Drive II CD轉盤 +DAC II MK2解碼器,近兩個月又常聽 Accuphase 旗艦級的 C-3850前級+P-7300 立體聲功放,聽慣這套全頻分析力既高清、聲音快而準又好聽的組合,又怎會有興趣去聽那對在大房內「靠邊站」 了半年的 B&W 702S2? 再老實說,我根本沒有聽過 702S 2這對在我心中只屬「入門」級的座地喇叭,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心想五萬元有找的座地喇叭可以有幾好聲! 本文的主角雖然是Luxman L-509X 旗艦級合併式擴音機,但若然沒有 702S2 這個 partner,我可能沒法感受到那種門當戶對、相輔相成的完美協同效應,今回「煮酒」可謂一石二鳥,既可體驗 L-509X 是一台現已在我心中首選 Best Buy 的 Hi End 級合併式擴音機,同時亦令我認識到B&W 702S2 原來可以如此好聲又好聽,它與  L-509X 同樣是我今天首選 Best Buy 的 Hi End 級座地 揚聲器。誰說幾十萬元的前、後級+揚聲器才可以重播出Hi End級音質?我夠膽拍心口對任何人說:只須約十萬元買一台Luxman L-509X + 一對 B&W 702S2,就可以享受到Hi End級的音質!噢! 我不知道音源換了是 Luxman D-08u SACD/CD 機後音質打了多少折扣,因為我肯定 AA 分體式 CD 組合在多方面的表現會更勝D-08u,但考慮到門當戶對及合比例的消費預算,音源用埋D-08u一套西裝也合情合理,事實上我對 Luxman D-08u 亦充滿好感,過去數年 D-08u 一直是我心中同價首選的 SACD/CD 機! L-509X 不是那種一開聲已令人覺得威猛強勁的大鳴大放型擴音機,假如你選購合併式擴音機 的首要條件是驅動力強勁、夠激夠爆,你喜歡以大音壓聽 Jeff Beck、Pink Floyd 這類搖滾樂或節奏強勁的 band sound,L-509X 也許不適合你,因為它沒有這種強烈的音響個性。請放心,L-509X絕對不是陰聲細氣的文弱書生,只是驅動力方面不及那些擁有1200VA大環牛的大力士型合併式擴音機,但採用600VA優質EI牛供電的 L-509X 配搭容易驅動的 B&W 702S2 是有足夠的強弱音動態對比與勁力,低頻量感與力感相信能滿足絕大部分喜歡聽各類型音樂的樂迷,我對其tonal balance與低 頻的質量相當滿意。

再者,我覺得擴音機 (合併式或功放) 若然具有強烈的大力士個性,往往欠缺溫柔細膩的一面,播甚麼音樂也 豪邁奔放,遇到複雜多變、柔美細緻的古典音樂便會顯得 粗枝大葉,無法正確地表現出音樂的美感與一動一靜的反差。我個人不喜歡那些所謂「厚聲」的大力士型擴音機, 因為那種「厚聲」是一種失真音染,完全扭曲了錄音的原貌,令小提琴聽來疑似中提琴,大提琴聽來疑似 double bass,原先發音有焦點的歌聲也被加厚放大至沒有焦點 的一團聲音。若配搭同樣「厚聲」的音響接線及揚聲器, 結果是播任何一種樂器都不似該樂器原來的真聲! 可比喻為像戴了太陽眼鏡,一切人與物都帶有一種顏色 (茶色?),無法看到人與物原來本身的顏色與細紋。 L-509X完全沒有上述的這種「厚聲」音染,它的聲音 透明、忠實、準確。It just sounds right!我覺得L-509X + 702S2播任何一種 acoustic 樂器 (不插電)都似足該樂器原來的真聲,沒有變厚變肥,各種樂器沒有變形,就像在日光下不戴太陽眼鏡,我可以看清楚一切人與物的真面目與顏色!

聽盧冠廷新碟《Movie to Music》,我能聽到一把很 自然很真實的人聲,沒有變薄變硬,也沒有加厚或加糖加奶,LoLo 獨特的唱腔沒有出現疲態,今天仍充滿活力,唱 高音竟然仍可如此中氣十足,根本與廿年前的LoLo沒有甚麼分別,歲月彷彿沒有留痕,真令我佩服!本碟的配樂同樣出色,既有伍卓賢編曲及演奏的電子合成器所製造出的熱鬧場面與澎湃氣勢,亦有音色優雅的小提琴、cello、 口琴、鋼琴與弦樂四重奏。最動聽的一曲我選「一生所 愛」,LoLo 自彈鋼弦木結他,高音粒粒清,人聲加入了多 少 reverb 營造氣氛,深厚的感情豐富了電影傳達的訊息。 播聽過無數次的《The Blue Moon Sounds Volume 2》 與《End of the Rainbow》,我同樣感到 L-509X+702S2 重播每段錄音都 sounds right,原汁原味,我可以聽出不 同時代不同錄音的特色,反映出 L-509X 是一台高速、闊頻帶及失真極低的合併式擴音機。「快而準」三個字看似簡 單,但實際卻不容易做到,L-509X做到了「快而準」,實 在令我有點驚奇,如果說ModWright LS36.5 DM+Hegel H30 推 B&W 802S3 的音質值40萬,L-509X+702S3 的音質 有它們的七成水準,應該值28萬! 沒有半點誇張,從整體分析力、頻率響應、動態對比、瞬變速度、音場深闊感、 樂器結像力、弱音細節清晰度、各種樂器的音色/質感及音 樂感染力,我都認為L-509X+702S2的聲音具有聽慣聽熟的 LS36.5 DM + Hegel H30 + B&W 802S3 的影子,如我預 算用十萬元買擴音機+揚聲器,我會毫不猶豫首選 Luxman L-509X+B&W 702S3。

聽過 Pat Metheny 的結他 solo、Maria Joao Pires 的鋼琴 solo及 Glenn Gould 彈Bach : The Goldberg Variations,我再一次肯定Luxman L-509X 的聲音「快而準」,粒粒清爽有 彈性的結他聲使我聽真 Metheny 靈巧熟練的指法是如何控制快慢與變化多端;粒粒清脆鏗鏘的鋼琴聲讓我聽真 Maria 十指在琴鍵上舞踏的姿態是如何美妙動人,莫扎特奏鳴曲編號 KV331 第三個 movement:「仲有最靚的豬腩肉」那眾所周知的美妙旋律充滿活潑的動感,絕對是 sounds right的鋼琴聲! Glenn Gould 邊彈琴邊發出哼聲,CBS 於 1982 年發行 (LP)的經典數碼錄音,今天從CD身上亦可聽出是一個示 範級的鋼琴錄音,無論音質與音樂的藝術成就都一流,同 樣是 sounds right 的鋼琴聲。 最後,再聽過《Heifetz/柴記小提協》於1957年的經典 錄音 (1993 BMG CD) 及《The Essential Dave Brubeck》 雙 CD 的 Disc 2,我可以好肯定 L-509X+702S3 重播古典音 樂與爵士音樂也勝任愉快,音樂的訊息量、美感與動感都 可準確重現,完全沒有任何扭曲變形或拖慢節奏,音樂充滿生命力,我同樣可感受到聲音快而準!我聽得非常投入 和滿意。 奉勸所有迷信「純A類放大最好聲」的朋友,抽空去聽 聽這台AB類放大的 Luxman L-509X,也許會令你改觀!

和紙式純白美學 LUXMAN L-509X 合併式擴音機

從錦水堂走到Luxman,由一連串動盪之中回到正軌, 重上日本高級音響三甲之位,故事主角今年經已 93 歲,但活力依然不減。 Luxman在日本高級音響品牌之中,經營策略可說是最為進取,致力開拓年輕人市場,只是,在延續原有產品類型上,漸進仍舊是中心思想。單純從官方資料去理解, L-509X 也是逐步改進下的產物,繼承廠方固有技術與設計方針,再作出各種改良。但實際聲音表現,卻非常直接地告訴你,這並非漸進,進步幅度已屬躍進級別,而且不止音效更勝從前,於品味,以及對中性的理解,都大幅超越前作,音樂品味廣泛的音響愛好者,更加不要錯過 L-509X,一台有能力令音響回歸簡單、優雅地直率的合併 式擴音機。

始於合併機

合併式擴音機,在價格、功能、佔用空間、使用方便等優勢下,穩佔擴音機類別的銷量冠軍,大部分擴音機品牌的最暢銷產品,合併機總是大熱門。對於 Luxman 來說,合併機又有多一種意義,1961年,即是 SQ-5A 真空管合併機面世的年分,Luxman 正式成為公司名稱,在這之前, 「LUX」只是代表他們的音響產品,並非公司名。因此,將 合併機視為他們一個里程碑亦不為過。 要數品牌歷史,錦水堂(Kinsuido) 與大阪是兩大關鍵字。1925年,錦水堂在大阪成立,最初只是一家進口外國畫作與畫框的小型公司。公司第一個轉捩點是無線電技術於日本成為風潮,錦水堂第二代主事者作為無線電愛好者,配合在進口業務下建立的海外脈絡,不但開始在國外引進相關產品及零件,更開始出版無線電期刊,講解技術 重點、線路設計以及最新技術走向。以「LUX」作為音響產 品型號的開首,亦是在此時開始。

再見錦水堂,迎接Luxman

錦水堂始於1925年,進口畫作、畫框只是早期主業, 及後進口電子零件、設計及製造變壓器、生產收音機等等,才是重點業務。故此,他們在 1943 年將公司名稱改為錦水電機工業,就名正言順了。

緊接而來的重要轉變,就是方才提到的 1961年,改名 為 Luxman 之餘,亦以 SQ-5A 真空管合併機作一個新開始, 進軍高級音響市場。 接下來的半個世紀,Luxman 步向強盛,亦不幸地過度擴張,引致數次股權易手,直至最近十數年,出現了一位人物,不但將公司帶回正軌,更訂出比競爭對手更進取的 產品策略,令品牌重上日本國內高級音響品牌探花之位, 他就是前社長土井和幸先生。

營業額倍增之謎

我在1974年加入 Luxman,至今已有四十三年。當初加入這家公司,我先到當時的大阪總部進行了一個月培訓,及後到東京分部工作了五個年頭,接下來被派到札幌 分部。

▲前社長土井和幸

「在札幌一待就是十三年,起初負責銷售與客戶服務,後來轉至產品研發部。及後,Luxman 總部由大阪遷至東京,我亦因此再次回到東京,同樣肩負銷售和客戶服 務。隨後陸續被調至不同部門,每個部門都待上幾年,然 後再次回到營業部,不過這次不再是負責一個地區,而是日本全國。」土井先生表示,了解過公司不同部門實際運 作之後,接下來就是登上社長之位。

「音響市道不景氣,是我成為了社長之後面對的問題。」只不過,在一眾對手開始謹慎之下,他們反而開展攻勢。策略之一是積極在日本各地舉行試聽活動,土井先生親自擔任主持,與發燒友直接會面。另一成功策略是開 發各種USB DAC、耳擴等產品,切合年輕消費者的音樂聆聽習慣。

「在推出各款 USB DAC 之前,我們的主要顧客慢慢上 升至六十至七十歲這個年齡組別,如此情況令我覺得非常危險,直接影響公司未來。因此不能再讓客源一直老化下去,我們要做的,是吸引更多年輕人成為我們的客人。自推出 USB DAC 之後,成功令消費者平均年齡下降至五十五歲左右,令未來前景露出曙光。」

第三個重點是藉由各款設有真空管的產品,鞏固銀髮市場。此外,在他治理下,除了在日元匯率高企時,短暫地推出過海外生產型號之外,其他時間,包括現在,從經營、產品開發以至生產,都在日本本土進行。

2016年東京國際音響展期間,我們曾經訪問過土井先生,全文請瀏覽PersonalAudio.hk 網站。

One Body Separate

去年一月,土井先生正式退位,轉任顧問一職,仍有參與部分產品開發,例如最新的真空管放大套件。而社長一職則由一直負責海外業務的川上晃義先生接任,而 L-509X 正

▲社長川上晃義

是新社長主導下開發的第一款新產品。他最近接受日本《Stereo Sound》訪問時提到,會努力維持一個可以令工程部門盡情發揮的環境,讓開發本部部長長妻雅一以及旗下工程師盡展創意。

如此背景下,L-509X 就此誕生,接替 L-509u 佔據七年的旗艦 Class AB 合併機位置。L-509X 既是川上社長接任後第一款產品,也是首次引入 「One Body Separate」這句口號,重新強調合併機是將前、後級二合為 一這個概念。

多功能下的純粹

VU 錶頭、音品控制、MM/MC 唱頭放大器、兩組揚聲器輸出,似乎是 Luxman 晶體管合併機的標準配置,不容變更。《Stereo Sound》的訪問之中,副社長末吉達哉先生曾向開發部提出,可否加大機身體積,以放入一套更大的唱放線路,最後雖然未有成事,但 L-509X 比諸前作,還是有多 項不同之處。

新機重達 29.3kg,而上一代則是 27.5kg。新機頂蓋變得更加厚重, 造型亦饒富新意,是原因之一;另一主因是加大了供電部分,由四支 10,000μF 電容倍增至八支,變壓器從上一代的 580VA 加大至 600VA。

功率輸出雖然維持不變,每聲道仍是120W(8Ω)、220W(4Ω)輸出,不過供電更充裕,亦加大了輸出部分的PCB厚度、採用低阻抗繼電器等等,令阻尼系數增至370,推力與控制力理應更出色,實際試聽亦引證 了這項猜想。

L-509X 沿用ODNF (Only Distortion Negative Feedback) 功率放大技術,不過這是4.0版本 (L-509u是2.2),即是次旗艦立體聲後級所用版本。音量控制部分是品牌另一專利技術 LECUA1000,取材自旗艦前級 C-900u,設計思維不再固定在平面,而是從立體層面考慮,即是充分利用雙面 PCB 優勢,盡力縮短訊號路徑。

為 Class AB 架構注入 Class A 音色? 不,它是第三種個性

不知是否象徵 L-509X 比同廠以往的合併機都要中性、 少音染,故此 VU 錶頭從藍色改成白色? 也許實際原因是長妻先生提及的,特意排除LED光源對線路帶來干擾,才有這項新安排。 減少干擾是新機開發要旨之一,尤其要克服加大供電後的磁漏問題。廠方從90年代開始,經已應用頻譜分析儀,分析電路上每一項零件,以幫助思考如何減少噪音, 不過,他們強調數據不等於一切,最後把關的還是耳朵, 一件試作品聽感不夠好,數據再漂亮都不會令它變成投產型號。 測量以外,Luxman 堅持在 PCB 的訊號路徑走線,不走直角,而是採用一系列圓滑、不起角的銅箔,並且盡可能不改變銅箔闊度,以免影響傳輸順暢度。當然,如何布線、減少屈摺和縮短路徑,是設計PCB時的重點考慮項目。

《Stereo Sound》評論 L-509X 時提到,它雖然是 Class AB 合併機的旗艦,但滲入了 Class A 的音色。實際呢? 他們只說對了一半,假如以它推動 B&W 802 D3,音色的確帶點暖和感,溫度偏高,不過,這對大型座地揚聲器對它來說,駕馭得有點吃力,要試出它最佳表現,B&W 702 S2 才是最佳選擇,L-509X 能夠把每邊三隻 6.5吋低音控制得張弛有道,同時展現極為中性、直率的真本性。

厚? 濃? 錯! 這叫做高密度

將 Luxman L-509X 放到大房,以 Accustic Arts Drive II、Tube-DAC II Mk2 作為訊源,揚聲器是剛才提到的 B&W 702 S2。電源線分別是 Burmester Power Cord (CD轉盤)、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DAC)、Analysis Plus Silver Apex (合併機);線碼線是Analysis Plus Golden Oval Patent AES/EBU;訊號線則有 Analysis Plus Silver Apex XLR;最後是喇叭線,選來 Audio Note ISIS LX168。 接連播放兩張Erato/Virgin Classics CD,分別是 Artemis Quartet、Jacques Ammon的《The Piazzolla Project》;Jean-Guihen Queyras、Alexandre Tharaud 的 《Brahms: Cello Sonatas & Hungarian Dances》。 L-509X 控制力不俗,把一對揚聲器合共六隻低音單元 控制得貼服,但並非控制狂,不會侵吞了各種音尾,保持鬆緊有致,起與收同樣完整而線性。 聲音厚度出色,又或更準備地說,是高密度,因為它既表現出木製樂器的厚度,尤其是大提琴,你可以非常清楚地聽到琴弦直徑、韌度,還有琴腔外壁的厚度,同時又聽得到內部細微的共鳴變化,而鋼琴高音的通透感,亦十分出色。透明的高音、厚度剛好的中音、量感充足又收放自如的低音,結合出一種高密度,一種你覺得實在、輪廓 清楚、弱音明顯的密度,而非濃度,因為它的聲底還是乾淨的,不會化大、肥厚或是霧化細節。

三合一的流暢

三頻各有特點,但不會各自獨立,一切都是線性、連貫的。音色上,不是朝 Class A的 L590AXII 進發,L-509X 沒有暖聲傾向,亦非 L-509u 那種銀色光澤,新機依然光輝, 不過色彩更加純白,高音純淨度也更加出色。這種高音純度,在重播 Warner Classics 近年得獎的《Aida》中,通過 小號、長號展現出來,光輝而不帶沙石,音色非常中性, 不是銅管樂器常見的金黃色、厚暖。 只不過,L-509X 其實是直率,而不是帶有強烈固有音 色,只因一次過播放多張Muse的專輯,Hard Rock 風格的電結他,總是帶着結他手用心調校的結他 amp 失真聲, 才可令聽眾覺得火辣、刺激,假如重播系統出手修圓、打 磨,那就完全不對味。這台合併機不是「手多之人」,只是注入更多厚度之後,就對所有訊息進行全面放大。錄音 是細緻的,它會給你聽到那是細緻的;應該粗獷的,它亦會將火力直接傳遞。 有人認為,聲底乾淨的器材,播 Rock 會失去味道,只不過真正「乾淨」,其實不會吃走錄音的火氣與刺激感, 會吃走細節的變得「乾淨」的,不是真正的「乾淨」。 實際上,應稱前者為背景寧靜、能夠反映更多細節, L-509X就是這種低噪聲地台、不會流失弱音的器材,懂得 直接重現錄音原貌。那種聽甚麼都有火氣、播任何專題也粗邁的,其實只是一種強烈個性、音染。L-509X 沒有這種固執,所以播放大部分音樂種類的入味,這傳真就是如此。

總代理: 駿韻音響有限公司,折實售價:HK$57,800

轉載自 “HiFi 音響” 2018 年 6 月號

『器材簡評』重現黃金時代王者風范,Luxman 最強合拼機 L-509X

九十歲的日本音響老牌"力士"早在六十年代已是日系放大器的大哥大,也是至今少數大廠可以"膽石"兩手得到市場認可的品牌,可以說力士總有好產品滿足不同需求的用家,這回最新推出的 L-509X,其實早於 2002 年其前身 509u 已經名震江湖,當時同價的放大器不管是前后級或合拼機,就算有它音色也沒它的推動及控制力,力士當時就要 509u 在一台機箱內有如分體放大器的效果;而我也很早期就用它來推大屏風,事實上合拼機只有 509u 使我滿意,問我為何不買下自用,就因為當時力士未有現在的 LECUA 精密音量控制,需要用上頂級可變電位器卻要付出沒有搖控的代價。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樣成功的產品要在今天廣大燒友都用過不少歐美名品的市場要取得昨日的成功是何等艱難,也許力士就為這 509u 努力十多年才有今日的509X。兩代的性能指標其實差不多的,但還是有些分別

  • 1 大形EI變壓器由 580VA 升至 600VA。
  • 2 電容由 40,000uF 增加至 80,000uf。
  • 3 力士 ODNF 電路由 v2.2 改用最新的 v4.0 版本。
  • 4 極品 4 連 VR 音控改為 88級高精度 LECUA 音量控制 (可搖控)。

其他如電路板及強化機械結構等等的優化,但最終最關鍵是聲音,你聽不出它出自那裡!

測評中心的參考揚聲器是德國石頭箱 FF470,這箱在這裡還是頭一次感覺給滿滿推動了,509X 聲音有一種非一般實在的質感,威而不武,它不會像歐洲名器開聲就來毒性的詩情畫意或者英式綿柔絲滑也沒有賣弄高清細節,喇叭播出自然流暢的音樂,原來靚聲可以沒有國籍,隻要有對的方式,我還有點想說,十多年前幾萬元都做不到的今天貴不了多少就有這全面所表現,到底是技術進步了,還是要出血本打鬼佬!

官方規格

大家從指標上看不出文章的不過人家卻測出…..

2歐時的動態輸出507瓦,而連續在4歐是255瓦(失真少於1%THD),真功夫人家不會告訴你!

轉載自 “ERIC黃 非常發燒網”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