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響業界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著名音響品牌的創始人或是主事者最開始其實並不算是專業人士,而純粹是音響愛好者發燒友。不過這些音響愛好者的發燒燒得比較用心,也比較有意義——他們在音響發燒的時候總是不斷地對比和思考,當他們聽遍市面上銷售的音響器材之后,覺得始終就差那一口氣達到他們的期望。於是,為了追求完美,他們自己出手了:既然市面上沒有滿足我的聽音需求的器材賣,那麼我就自己來造讓我滿意的器材吧。
就是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理由和願望,就誕生了許多優秀甚至是頂級的器材,這也算是人類文明史上因某種“自私”的願望,而不知不覺最終普惠大眾的例子吧。為什麼突然想起吹這樣牛呢?這全因為這次試用的一款前級放大器,其品牌的創始人也是這樣走上設計和制造Hi-End音響產品的漫漫不歸路的。這就是來自瑞士的Soulution 品牌。
由狂熱發燒友一手打造的 “美學” 品牌
實際上,Soulution品牌由 Spemot 公司擁有,而 Spemot 公司則是位於瑞士 Dulliken 小鎮的一家著名電子設備設計制造商,除了生產電子設備之外,還同時生產汽車使用的電動馬達以及專業餐飲設備等等,業務領域相當寬廣,特別是以為特定用戶需求提供創新性的定制解決方案而聞名。
而 Soulution 這個高端音響品牌則是由 Spemot 公司的兩位主管經理 Cyrill Hammer 和 Roland Manz 一手打造出來的。這兩人均是狂熱的 Hi-End 音響愛好者,同時也長期擔任《Hi-Fi & Records》音響雜志的分銷商,所以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各類音響器材。就像你們能想象到的那樣,他們在購買並且體驗過美國和日本廠家生產的頂級放大器之后,決定挑戰自己,打造出可以為整個音響業界設定新的產品標准的音響產品。

Soulution 品牌成交並推出產品之后,從全球各地專業音響雜志對其旗下產品的評測來看,Cyrill Hammer 和 Roland Manz 顯然實現了自己的目標。Cyrill Hammer 和 Roland Manz 對於 Hi-End 音響產品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他們認為一件音響器材給人帶來的感受,除了音質出色之外,整體的外觀設計也很重要。對於大部分發燒友來說,音響器材一定是被放置在聽音室或是客廳之中,所以音響器材的外形要能夠與環境完美融合,讓人不僅僅是享受聽覺的美,也能體驗到視覺的美。

正因為如此,你可以發現 Soulution 品牌旗下的產品外形都非常美觀,同時機箱的設計也非常完善而專業,既滿足功能方面的技術需要,也滿足人們對美學的要求,所以,Soulution 品牌旗下產品憑著優雅而時尚的設計,多次在國際性的設計大賽上獲獎。

高精尖的電路設計打下扎實的美聲基礎
這次試用的 Soulution525 前級放大器也是如此,整個機箱由經過陽極處理的鋁合金材料制成,面板上下邊緣被精細處理成圓滑的弧線,流暢自然,很有藝術感。面板的布局獨出心裁地採用偏向左側的非對稱設計,中間是大型的音量旋鈕,左側則是四角同樣圓滑的液晶顯示屏和三隻輕觸式按鍵,整體看起來簡潔中又有著穩定、優雅的高貴感,氣質十足。

Soulution 525
電源電壓:220V-240V(50Hz-60Hz)、100V-120V(50Hz-60Hz)
功率消耗:待機<0.5W,工作時100W
輸入端子:2組XLR全平衡、2組RCA非平衡
輸入阻抗:XLR 820kΩ、RCA 47kΩ
輸出端子:1組XLR全平衡、1組RCA非平衡
頻率響應:0Hz–2MHz(-3dB)
總諧波失真+噪聲:<0.00009%(20Hz–20kHz)
信號噪聲比:120dB·聲道分離度:130dB(1kHz)
最大增益:+15dB
音量控制范圍:+15dB–79dB(步進1dB)
輸出阻抗:10Ω(全平衡XLR)、10Ω(非平衡RCA)
輸出電壓:16Vrms(全平衡XLR)、8Vrms(非平衡RCA)
最大輸出電流:0.2A
外形尺寸(WHD):442×143×448mm
重量:約20kg
在 Soulution 看來,信號源器材和功率放大器這兩者對於阻抗匹配、聲壓平衡、音量控制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以獲得完美的信號准確度和聲道之間平衡的整體表現,還原聲音時既不能增加內容,也不能減少內容。525前級放大器就是Soulution 品牌為實現這一目標邁出的堅定一步。
廠家最為自豪的便是:525 前級放大器延用了頂級的725前級放大器中採用的多項設計精華。其中一項就是音量控制環節中,廠家採用了音質表現最佳、帶有繼電器的 Vishay Dale 電阻組件,實現了 95 級、每級步進 1dB 的精細調整,並且每級切換之間沒有可聞的卡嗒聲,將可變電阻平滑的控制手感與固定電阻網絡的准確性、穩定性融為一體。
在輸入信號源選擇環節,525 前級放大器同樣採用了極高品質的繼電器。切換開關採用接入信號時同時實現接地的設計,保証了隻有被選中的信號源通道能夠接入到525的放大電路之中,其他未選中的信號源通道會被完全隔離。信號輸入到 525 內部之后,會立即進行緩沖處理,所以對於信號源器材來說,525 表現出極低的負載。

在整體電路構架上,525前級放大器採用雙單聲道結構,左右聲道的模擬電路和與之匹配的電源供應環節完全相互獨立,再通過額外的濾波網絡進行耦合,在所有負載下均能實現對聲壓和相位進行校正,同時也完全避免了聲道之間的相互干擾、串音和染色。另外,為了搭配盡可能長的信號線材又不至於影響音質,525 前級放大器的輸出級具備的充足輸出功率派上了用場。它採用了功率強勁、反應快速、帶寬寬闊的輸出級,能夠輕鬆“驅動”較長的信號線。
同時,525 前級放大器採用了一隻高規格的開關電源,配合高精度、極低噪聲的線性控制電路,濾波部分更是採用了總容量超過 400000μF 的大容量電解電容,為整機提供充裕的電流供應,並且噪聲幾不可聞。

音場還原和控制能力是兩大絕招
進入到試聽環節時,我不得不承認:525前級放大器聲音的透明度簡直把我嚇了一跳。

在播放《節日》這張“集錦”碟時,你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525的加入讓整個系統的解析力迅猛地提升了一個級別。像撥開薄霧、撩開輕紗那樣,把整個音場完完全全、事無巨細地展示在你面前,不同的樂器清晰而穩定地分布在龐大的空間之中,每一件都帶著活生生的細節和靈動感。更讓人驚嘆的是,整個音場的強弱主次、遠近高低控制得非常到位,整體給人一種平滑爽貼的舒適感,讓人很容易就融入到音樂氛圍中去。

我私底下認為,在這一點上,525 前級放大器幾乎可以算是業內“參考級”的表現。那麼,它的音色又怎麼樣呢?

舉個例來說,在播放《倫敦號角之聲》這張碟時,525 前級放大器就體現出非常優秀的控制力。一般來講圓號演奏時輸出的能量非常強大,所以一旦搭配不好或是控制不佳時往往會出現聲音干瘦、刺耳、缺乏底氣的跡象。

但是在 525 上則完全不必擔心,它的聲底飽滿潤澤,整體頻段平衡而自然,所以圓號的聲音會感覺在圓潤流暢之中,又有著恰到好處的光澤感,為整個聲音添上了一種優雅輕鬆的氛圍。

你也許會覺得這不算啥不得了的,但是這正是 525 前級放大器控制力出色的一個體現,正所謂“舉重若輕”、“四兩撥千斤”,也是實現好聲音的一個必經之路。一番試聽下來,更讓我進一步意識到,好的音響產品的背后,一定是真正的發燒精神, Soulution 525 前級放大器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
原創: 何劍嶺 FIPLAY訂閱號














承襲了屢獲獎項的 SA1,A6R 及 D7 等 Spendor 揚聲器之創新技術,A-Line 在全二路二單元格局之下,其成員包括一款書架喇 叭仔 A1,以及三款規模不同大小的小型座地喇叭 A2、A4、A7。 今篇主角A7雖是 A-Line 的頂級型號,但尺碼亦不過三呎高、七 吋闊、十一吋深,絕對係入屋指數高企之尺碼。再加上簡樸的造 型,並有黑木紋、胡桃木木紋、櫻桃木紋及純白等顏色供選擇, 使之更易於融入居家佈置。

要說 A7 以至整個 A-Line 的賣點,其中一重點肯定是英國設計及製造,就連這入門系列都仍然堅持是英國製造, 難怪 Spendor 一直有一群忠心的支持者。另外,他們從成名 作 BC1 開始至今,一直秉持著中性少音染的聲音取向,無霎 耳嬌效應下,令到其產品忠實地帶出音樂感之餘,亦份外 耐聽。除了在網上可以發現不少一對 Spendor 用上廿年或以上的長情發燒友或愛樂者外,筆者亦聽聞或直接認識一些 本地的 Spendor 長情用家,部份更是即使換了多轉喇叭後, 卻仍保留著一對多年前買下的 Spendor。當然,造型紮實、 耐看,即使已混入各種新技術或物料,卻仍保留傳統英國喇叭的簡約、雅樸,亦是令人對之長情、好感不斷的另一 重要因素。




談起腳墊,才記起一件有趣的事,有部分人,你請他幫忙放腳墊,他第一時間會放到機底與底板連接的位置;另一種人會首先想到放在原本機腳之下。好吧,畢竟兩種 玩法有不同的聲音效果,那不如先試試 Center Stage2 較適合哪一種吧。
然而,你的系統本已十分平衡,將 Center Stage2 0.8 直接接觸機底底板,才是最佳玩法。當然,如果你的機腳 本身就高於 0.8 吋,就要考慮 Center Stage2 1.0 甚至 1.5。 如此狀態下,它不會改變原來的聲音平衡度,而是真正提升音質。這時候,鋼琴還是升高了,不過你可以感受到舞台感,不是輕巧地浮在半空。中至低音變得厚實,更有分 量,但不會化開,音像大小幾乎不變。 鋼琴家的指法清晰而果斷,可以感受到手指以至琴槌的連動與變化。琴音晶瑩圓潤,起與收是連貫的,沒有毛刺感。


D300 系列的外形設計簡潔分明,圓角流線形設計,雖然未見突出,順眼已經非常足夠。D300 系列的前障板厚 28mm,選用 1吋口徑絲膜高音單元,這款專利高音名為 WFR (Wide Frequency Response),是開發自更高級的 Diamond 11,它除了擁有獨立箱室,箱室內亦佈置了吸音物料吸收單元背波能量外,還配備了大型陶磁及以雙音圈結構。
說明書強調一對前置揚聲器與皇帝位必須最少距離 200cm,toe-in 角度由15 – 40 ,但針對多聲道時,其實一對左右聲道平放也不失禮 (若然家人較多),原因是D300 的可聽角度比我想像的還要闊,當然用 CD 中的人聲結像校聲會更好。Tilt-up 好 D300C 後,它的人聲擴散不算完全凝聚於幕低,配合兩聲道,人聲位置其實可以比較貼幕。《2018 Dolby Atmos試碟》,D300 的音場立體感鮮明,人聲可以深後與升高,即使我沒有佈置 Dolby Atmos 聲道,屬於前方較高處的聲音,一樣輕鬆升起。飛鳥拍翼 360 度圍著皇帝位 飛行,雖然只作窄角度放置於後方書架,包圍感已經見水準,若然再多加一對玩 7.1 聲道,或可以把一對 D310 再分開 一點 toe-in 作兩聲道佈置,這個 360 度更加接近圓滿完整!






打開大部份合併機的蓋子,你都會看到音量控制、訊源選擇以及訊號放大等多組功能都擠在單一電路板上; Soulution 330 則是採用分離電路設計,把音頻電路與電源供應、數碼電路分開區隔,不同功能的電路分置不同的電 路板上,避免互相干擾。在 analogue 電路上亦做好屏蔽隔離,讓機內干擾降至最低限度。 後級的電源供應部分用雙單聲道 (dual-mono) 設計, 並達到最佳聲道分離度 (>105dB),內部共有六個電源供應器,為各區塊電路供應穩定的電源;其中四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1200VA )備有高性能濾波以及高速電壓調節器,總體負回輸極低,廠方聲稱比傳統的變壓器更為穩定。濾波電容更高達 160,000 μF,為音頻電路提供充足、純淨、快速且穩定的電源;這是還原清晰無染訊號之先决條件。
任何 Hi Fi 試聽,都應首先從古典和原聲爵士音樂開始, 因為它們最「苛刻」。古典和原聲爵士可能並不像一些流行音樂或電子音樂那樣有延伸深沉的低音,但至少我們確切知道一台鋼琴、一支色士風聽起來應是怎樣的——使用 電子合成器的音樂品種便沒有這樣的客觀標準。當然我也 有用電子合成器音樂的 CD 來試 330。 聽過不同類別的軟件後,得出以下結論:330 產生的音像堅穩如磐石,它這方面的能力讓播放任何類型音樂都受益。播放 Pappano 指揮的伯恩斯坦三首交響曲,330展示錄音豐富的色彩與令人目瞪口呆的精確結像。弦樂和木管樂聲音甘美得來是實在的,而銅管聲音直接得來十分有肉。在最爆之處聲音也沒有變粗糙, 奏副部的樂器的聲音不會被較響亮之主部聲音覆蓋。全個音頻由最高到最低,330 都絕對能控制著揚聲器 (阻尼系 數超過 5000 應該有幫助)。播無論是鬼太鼓座「富嶽百景」,或《忘形水》OST 裏的電子低頻,330 低音的準確、 清晰與堅實令人印象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