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高性價比,忘不了的音樂味 – Wharfedale 85th Anniversary LINTON

30年代全球各國正經歷漫長困苦的日子,經濟大蕭條後數年爆發二次世界大戰,即使時代再差,生活仍是要繼續,當有人選擇放棄,另一邊廂自然會有人心懷抱負,今天馳名中外的揚聲器品牌 Wharfedale 建立於 1933 年,壞透之年往往能釀造出經典,流傳至今, Wharfedale 在揚聲器市場穩佔一席,認真不簡單!

真正經典

Gilbert sriggs 憑參加無線電聯會年度比賽勇奪冠軍,自此揚名業界,由他設計的單元大受歡迎,戰前銷售量達 9,000 個,戰後的美國經濟逐漸復甦, Gilbert 的工廠生意大幅度上升,穩著了江山,直到 90 年代初全盤出售予 Verity Group PLC,輾轉經營到今天。 Wharfedale 不折不扣是經典,沒有人會反對我這形容,身邊朋友、認識的讀者、發燒友均對這品牌讚賞不已,聲音的確是很奇妙, 當發燒友找到合心意的聲音效果,便會長時間追隨品牌, Wharfedale 是有其魔力。

遲來必有因

[85th Anniversary LINTON] 是品牌 Heritage 系列裡第三名成員,看型號便知道,這是紀念品牌成立 85 週年, 我看外國音響雜誌評測這款喇叭是 2019 年至 2020 年之 間,受疫情拖累,音響行頭出現前所未有的大脫期,工廠延誤交貨日期,少則半年至 9 個月,長則超過一年,這是無可避免,遲來總比沒來好! 高人高見原版 LINTON 產於 1965 年,新版由 lAG 集團總工程師 Peter Comeau 負責設計,集團於英國開設支部,專門為研發及設計新產品。據我獲得的資料所知,新設計重點在於喇叭前障板, Peter 的哲學認為障板宜寬不宜窄,障板過瘦會影響中音密度和高頻的表現,因此,他採用舊年代做法,除了音箱是大木箱,凹入式障板亦比目前流行喇叭款式要寬闊,這設計亦涉及到音箱木料, Peter 聲稱做了大量研究,發現高密度刨花板比現行 MDF 板更合適用作製造音箱,我是頭一趟聽到工程師說刨花板的優點,真是各師各法!

新舊共融

新版 LINTON 音箱不完全是刨花板,也加入了 MDF 板混合為夾板,無論怎樣,創新思維總勝於墨守成規。認真來說,音箱屬於低音反射型,氣孔設於箱背,單元組合採用三路三單元架構,1 吋半球體高音單元,搭配 5 吋 Kevlar 中音單元及 8 吋 Kevlar 低音單元,兩個單元同靄黑色編織振膜。如論喇叭的格局,無疑是有舊年代感覺,但我看它的規格數值卻反映出是現代設計,其靈敏度是 90dB , 擴音機的輸出功率只需 25W 以上就可正常驅動,輸入功率的上限是 200W , 換言之,喇叭對擴音機沒大要求,再看 SPL 最高輸出聲壓是 110dB , 在寬闊的環境裡播放也有足夠音壓,很明顯, Peter 要設計出容易給擴音機驅動,並且在普遍家居面積能有好效果的中型喇叭,當然,聲音方面會帶有特色,主要是因為振膜物料 Kevlar , 是高剛性,耐熱不變形,振膜自身阻尼極之良好,甚少出現裂盆失真,大音壓播放仍保持聲音的純度,配合大木箱和諧溫暖特性,整體表現該不錯。

我的感受

今次測試有三大感受想與讀者分享,玩這類木箱喇叭不可忽略腳架的重要性,十居其九要配上原廠腳架才有最佳效果,這次連同專用腳架測試,感覺中低音是有清晰 層次,聽打鼓音樂低音更顯得扎實,再次證明同廠出品是比他家產品合拍。另一感受是 LINTON 與黑膠唱片非常吻合,高頻比聽CD時更晶瑩剔透,通透得似名貴玉石,圓潤動人兼且聚焦鮮明,不過,它這份特質需要配合擺位,否則表現尋常,這正是第三項感受,在實測過程我發現 toe-in 角度非深不可,起初的擺位角度有點 保守,形態未算是大八字,這擺放方式對於普遍喇叭都合用,然而,對 LINTON 來說只能發揮出正常水準,播放了數首音樂,效果都很正規,品牌推出紀念版,通常 聲音會比現役型號更富特色,我能聯想到該是喇叭擺位未夠理想了,腦袋裡浮現出種種大木箱喇叭的擺法,全是過去在展覽會裡看到的情況,細想之下發現木箱喇叭 是有一套法則,絕大部份情況會借助側牆和背牆營造飽 滿量感, toe-in 角度並且很極端,從而令高頻聚焦點收緊,聽起來,音像是有針點式的精細,基於試音室內已 做的佈局處理,我只可以在 toe-in 角度中琢磨,假如把 LINTON 往後牆推進去,看情況是比較困難!在推前推後數次,最終找到合適角度,結果每邊喇叭向內拗入 3cm,完成後重新播放音樂,竟有天壤之別!

反轉印象

能夠釋放 LINTON 的潛能,做什麼也是值得,當我播放動態凌厲的敲擊鼓樂, LINTON 毫無保留造出座地大喇叭的震撼勁度,播放「爆。Boom 」 令我進一步了解它,專輯內歌曲由爵士鼓、色士風、 鋼琴、貝司、康加鼓… 等等樂器演奏組成,聲音動態近乎到達頂點,專輯的頭兩首擊鼓,無論位置或力度,同樣能反映出喇叭與擴音機是否默契十足, LINTON 給我感覺是整套鼓擺了出來, 聽得出鼓手正在炫技,連環在中音鼓和低音鼓之間閃電式抽打,夾雜了銅鈸響聲, LINTON 值得我讚是定位很實在,樂器的輕重節奏全在掌握之中!縱使音量被我調高至輸出的三分二,整體聲音仍然保持扎實,完全不覺得喇叭單元是強撐,相反,鼓聲動態顯得遊刃有餘,這段效果不管是 LINTON 或是 T+A PA 2000 合併擴音機,同樣令我感覺意外,不諱言, LINTON 這種傳統設計的喇叭,我總是認為聲音速度緩慢,衝擊力欠奉,這次可算大跌眼鏡了!

迷人琴聲

接著播放老牌爵士樂「百樂門」 LECD , 其中〈夏威夷天堂〉是一首充滿懶洋洋味道的音樂,甫響起樂器聲音,密度與響度均明顯增強了,感覺似提升了放大增益,與此同時高音單元的指向性少了散渙,使得樂器的形態和質感有浮突, LINTON 對我來說是神奇喇叭,大 toe-in 後聽到的定位和空間感是更良好,尤其是高音單元的表現,發出的聚焦能量與純度均有明顯提升,進一步把訊源的音質表現出來,就說播放黑膠的效果便令我對Wharfedale的印象大改,播放張國榮「Revisit」33 轉黑膠,其中的〈夢到內河〉我竟然能聽到之前沒有的感受,是突出了哥哥聲線和演繹歌曲的方式,每句起承轉合充滿著跌岩的感情,現在這個喇叭擺 位最令我滿意是人聲與音樂有良好分隔,微微立體感讓我覺得聲音是具有實質形態,如此表現在播放 〈Anne-Sophie Mutter:The Club Album-Live At Yellow Lounge〉 更是出眾,重點在於 LINTON 表現了 Mutter 手上那把百年名琴的響度,聽頭一首〈四季: 夏之樂章快板〉,琴腔發出的共嗚明顯聽到中頻是脹滿起來,這正是大直徑單元的優勢所在,再聽 Mutter 拉弓動作,弓弦摩擦的硬度與滑過弦線速度,除了爽快之外我再找 不到更貼切的形容詞,到了這刻我仍不相信 LINTON 播出我夢寐以求的小提琴效果,它不過是萬餘元身價喇叭,有時候,喇叭的質 素能與實際價值存在大反差!

總結

新版 LINTON 是兩萬元內的理想選擇,發燒友別執著於喇 叭的體積,老早敲定非買座地 不可,查實座地式喇叭具有的量感,新版 LINTON 也能給您,甚至隨著搭配的擴音機質素,有機會帶來蓋綿被式軟熟低頻,只要稍為留意 toe-in 角度,聽到浮突音像絕不出奇,而重點是 Wharfedale 喇叭一直有很好音樂味,不會讓 人聽感過於刺激,聽音樂是 一流享受!唯一顧慮是佔用空間,若家居能容納它,那就是 幸運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