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Mission (美聲)

品牌歷史

以創新思維 引領市場潮流

Mission (美聲)是一個創新與品質、嚴謹與工藝兼顧的音響品牌。

品牌創立於 1977 年,距今已經 40 年歷史,創立之初,即被公認為聲學工程發展的領導者, 聚焦於新技術應用,堅持創造最具價值的揚聲器,業內新技術運用先鋒,多次創造行業“首創”技術。

1978 年,推出的 770 系列揚聲器,使 Mission 成為第一家採用聚丙乙烯單元的音響公司。

這個突破令它的產品獲得很高的評價,這也促生了 Mission 開發新科技與生產技術的光榮傳統。

1979 年,率先採用直流藕合式唱臂及倒排單元揚聲器,后者用以調整聲波的 輻射角度,此結構對后來 揚聲器設計產生很大影響。

1985 年,Mission 780 帶船蛸支架系列音箱投放市場, 並率先將黑色和胡桃色的木板用作音箱的飾面。

1990 年,Mission 760 系列音箱誕生,它是最受發燒友歡迎且銷量最好的產品之一,曾連奪三年全英國銷量冠軍。

該系列採用了聚丙烯折流前障板,有效地改善了箱體的諧振和反射,音色清晰甜美,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產品。

1993年,Mission 推出 75 系列音箱,採用對折相插式箱體。此技術成為 Mission 落地音箱的一個裡程碑,該技術發布后,獲得五年英國行業嘉獎。

1998 年,Mission 採用 NXT 平面鑲嵌技術推出了首款 X-Space 平面音箱,是世界上首先採用NXT技術的Hi-Fi音箱。

1999年,推出 78 系列音箱,其低音單元採用陶瓷復合振膜,有效地改善了振膜的強度和剛性,減小了分割振動。780 音箱由此獲得《What Hi-Fi?》2001年度產品大獎。

Mr.Farad Azima 於1977年在英國成立了 Mission 公司。在過去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美 “MISSION” 成為音響業中一個世界知名的音箱品牌。

這個曾擁有眾多“業內第一”、獲得無數榮譽的音響品牌,藉著應用新技術井針對每個市場類別創造出一些最令人滿意的音箱,使其迅速成為音響工程發展的領導者之一它的經典產品被廣大發燒友一再推崇。

就像 “Mission” 這個單詞本身的含義: 使命、任務。美聲 (Mission) 音響一直把將錄音訊號經過最少的隔膜帶進人耳打造和傳遞最真實美好的聲音作自始至終的使命和追求。

 

 

關於 Wharfedale(樂富豪)

品牌歷史

對聲音超越80年的堅持

英國一向以來都是被國際發燒評審專家們斷定為設計和出產高品質揚聲器的寶地,無論在技術上還是質量水平上都引領著世界的音響潮流。

Wharfedale 樂富豪作為音響歷史上唯一享譽超越八十多年、依然堅守音響文化信念的英國尖端音響品牌廠商。憑借優良的音響和單元設計制造產品在發燒Hi-Fi界建立了無與倫比的英國品牌龍頭地位。

Gilbert Briggs (吉貝爾特布裡格斯)是英國Wharfedale喇叭的創始人兼任音響協會主持人

在 1932 年 Gilbert-Briggs 把他家的地窖改裝成一個精簡的音響開發操作間。在這裡,他成功地開發了世界上的第一隻電磁圈推動的單體揚聲器。這個位於 Wharfe河邊的小鎮也成了 Wharfedale 音響制造業的發源地。

1933年Gilbert在Bradford附近開辦工廠進行推動揚聲器單元的手工生產

起初,他們隻是家庭式生產作業,Gilbert 的太太也在主管生產部門工作,一切生產都要親力親為,日以繼夜的努力開工,才得以勉強應付當時市場對揚聲器單元的激烈需求。

同年,Gilbert 帶著首個商業設計的揚聲器參加了 “Bradford Radio” 這個首度的第一次的全英電聲學揚聲器大賽,成功贏得第一、二名兩項大獎,同時,還獲得開業以來第一張最大訂單。至此 Wharfedale Wireless Works 公司就順利登上英國音響龍頭寶座。

Gilbert-Briggs 在1948年的時候開始著書出版,當時他的經典著作《LOUDSPEAKS》是世界上第一本講解揚聲器的設計和制作的業界天書。並同期開始在全球廣泛推動技術理念和演講及交流,傳授電聲及揚聲器制作技術。

Gilbert-Briggs 畢生為英國音響行業培育出許多音響設計技術專才。在英國有不少Hi-Fi 音響廠家的設計師曾經在 Gilbert-Briggs 門下得到揚聲器制作技術真傳,在當年英國有許多揚聲器設計大師的年輕志願希望都在 Wharfedale 工廠任職學習。

Gilbert Briggs 所著作的《Louspeakers-The Why&How of Good Reproduction》揚聲器制作天書是眾多的國際Hi-Fi揚聲器廠家(包括美、德、法、日)設計揚聲器的技術上首要學習的必讀參考書籍,以其引為設計揚聲器的標准和典范。

Wharfedale被尊稱為音響行業的“西點軍校”,也是設計制造揚聲器的教父。足以體現Gilbert Briggs和樂富豪品牌對現代音響行業所做出的巨大的貢獻
而Gilbert-Briggs所著作的書籍已經成為世界珍貴科研學術遺產之一

Luxman(力仕)LX-380真空管合並功放評測

是將真空管使用在功放部的機型,輸出比較小,像這樣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試聽,很容易出現種種不利,例如音量有限制等等。尤其是本機這樣的將興趣性作為第一位考慮的產品,隻要能確保一定的品質,本來也不是更多地與其他產品競爭的。一邊留意這一點一邊推進試聽。

「冬之旅」音色有獨特的韻味,人聲有著威嚴的姿態。空氣感透明,氣氛超群。伴奏鋼琴非常雄壯,呈現積極的音樂表現。力量有點少,但播放很伸展,聽起來非常生動鮮活。「肖斯塔柯維奇」醞釀出灰暗的氣氛,音頭的銳利度也很好地表現出來。可以說是符合曲子主題的播放。4把弦樂器的音像很有實感,每個樂器的音色及其變化的分別刻畫非常淮確,聽起來很有意思。而「Barney Kessel」相比參考的揚聲器來說(不單單是在音量的意義上)功率不足比較明顯,顯得纖細而整潔。其實有些地方還是要能聽到細微的差異及音色變化才能欣賞……。

說不上規模雄壯,不過也展現了精彩的音色,這就是「Rachmaninov」。尤其是(原聲的)低音樂器的質感描寫非常顯眼而優秀。並且觸感很有意趣,在弓接觸弦樂器的瞬間等,非常有真實感。「模擬」也有很好的質感描寫。但希望信息量能再稍多一點。

是富於美感的個性派,獨一無二的產品。

 

  • 輸出:18W+18W(8Ω)、20W+20W(6Ω)
  • 輸入靈敏度/阻抗:380μV/100Ω(phono MC)、3mV/47kΩ(phono MM)、180mV/47kΩ(非平衡)
  • 使用真空管:ECC82×3、6L6GC×4
  • 尺寸/重量:W440×H197×D403mm/17.6kg

 

裝備了包括唱頭輸入1路(MM/MC可切換)在內的線路(非平衡)輸入4路。另外帶有磁帶輸入輸出×1與pre out/main in端子(也可分離)。

繼承了該公司的傳統型號「38」的採用真空管的合併放大器最新型(2016年發售)。不過在本機中僅採用了功放部,前級部是由半導體結構的混合型。順便說一下,功放部輸入級為ECC82×1、反相/驅動級為ECC82×2(Mullard型)、輸出段為6L6GC×4的束射管連接推挽結構(支數為兩ch所需)。音量調整部採用獨特的88級電子控制型LECUA。唱放為半導體結構的NF型。傳統的設計的採用與機能之豐富也是其特徵。

以繼承往年的名機SQ38為口號的新銳機。當然是電子管電路,不過僅功率級如此,前置級做成了固態電路的混合設計。聲音確實有著不同於前述2機種的獨特音色與質感。不過也不能一味認定無論在什麼場合下都能作為本機特有的富有魅力的聲音存在,也是評價會因聽眾的偏好之間的關系而發生變化的類型,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個性派的。

電子管機粉絲有不少是弦樂愛好者,而在本機的播放中聽來氣氛最好的就是「肖斯塔柯維奇」的弦樂四重奏,4把弦樂器聲音的重迭,濃郁厚重地刻畫了出來。雖潤澤感稍有欠缺,但回響厚實而強韌。有時也有或多或少強化了喧鬧程度的一面,怎麼看待這一點我覺得也是個人偏好的問題。

舒伯特的「冬之旅」也是我寄予厚望的曲子。的確人聲的質感很溫暖,也有女低音所特有的厚度,令人滿意。但相對於抑揚相當激烈的Stutzmann的歌唱,有時會有平滑度受損的印象。倒是非常遺憾。伴奏鋼琴在同樣的意義上也有音色韻味稍嫌欠缺的傾向,不過觸感可靠而鮮明。隻是對於像「Barney Kessel」與「Rachmaninov」的交響舞曲這樣動態的迫力不可或缺的曲子,往往伴隨著總是會感覺到某種界限的印象。

模擬播放下唱頭電路的質感給人滿意的印象。但由於曲子需要動態的播放,在激烈演奏時的余裕度還是有所不足。

全文轉自《Stereo Sound》2017年9月刊(203期)

 

『器材評測』試聽日本Luxman力士 DA-250前級解碼耳放一體機

Luxman(力仕)創建於1925年,是絕對的老字號企業,最初是以生產廣播收音頭起家,二戰之後成為了著名的電子管放大器設計生產廠家,擁有多項專利。從建廠至今不斷創造出多項音響專利技術。嚴格的工藝要求和對細節的一絲不苟都是力士的音響精神所在。

本次要試聽的DA-250是力士之前推出的 DA-200 的一個升級版本,裡面采用了更高級別的解碼器,數碼格式方面全面提升至支持 DSD64/128 和 PCM 32-bit/192kHz 音頻文件的解碼播放,模擬放大部分采用純甲類的電路設計,裝載有Luxman 獨家專利的昂貴 LECUA 高音質音量電位器系統,LECUA 系統是以頂級固定電阻器組成的開關式的衰減器組件。以正常的固定電阻完成衰減過程,采用 FET開關方式取代傳統觸模式設計,從而獲得傑出的高信噪比和高精度的音量控制。現在Luxman把這個高端型號才用到的技術移植到 DA-250 這個中端型號中實在是發燒友之福。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解碼器的接口功能,在前面板上面有醒目的兩個旋鈕分別是控制輸入訊號切換和音量控制,音量控制旁邊是一個 3.5mm 耳機插口,兩旋鈕中間是一個顯示屏,顯示訊號檔位以及采樣頻率信息。背板接口更是豐富,數字輸入部分有 USB 接口,同軸和光纖,而最神奇的是這台 DAC 還帶有 ADC 部分,設置了模擬 RCA 輸入功能和同軸光纖數碼輸出功能,其目的是可以讓用家把一些模擬訊號更方便地進行轉錄,例如現在很流行把LP轉錄為數字文件,有了這個功能我們就更容易地把其數碼化。打開機蓋可以看到整台機器用料十足好不含糊。

來說說聽感,這台 DA-250 的聲音風格秉承了力士的一貫作風,聲音斯文淡定,整體均衡而沒有刻意突出營造音響效果,聲音自然流暢,由於帶有前級控制部分,用於適配現在時下流行的有源音箱產品,可以獲得簡單而又有聲音質量保證的配搭,基於 LECUA 良好的音量控制可以獲得非常線性和高品質的前級輸出效果。另外面板上附送的 3.5MM 耳機接口驅動力也算中規中矩,驅動 300 歐以內的耳機也是有不錯的聲音表現力。當然你還可以把音響控制 bypass,直接當為一台純 DAC 使用也是未嘗不可,總之玩法是多種多樣是這台 DA-250 最好玩最靈活的地方。

總代理:香港駿韻音響

原創 2017-10-17 Wilson 非常發燒網

 

功放與音箱之間的快速通道 Kubala-Sosna Emotion Speaker

線材之於音響,看起來是很虛幻的東西,一條線能改變音響重放出來的聲音?這是圈外人的疑惑,他們無法理解音響玩家為什麼會花幾千上萬的錢去買一條線,他們也會錯誤地認為這些狂熱的發燒友買線僅僅為了讓表現不佳的音響系統起死回生,但實際上音響玩家比他們想像的要理智得多,他們只是想利用這些線給已經不算差的系統來個錦上添花。

Kubala-Sosna 故事

其實音響玩家們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留意不同線材用在音響系統上的表現。當時還是音響顧問的Howard Sosna開始留意市面上各種線材在音響系統上的表現,如不同粗細、不同材質、不同結構的各種線材對音響系統的影響。

一番嘗試之後,Howard Sosna 對這些線材似乎不太滿意,於是自己DIY起整套線材來。Howard Sosna並非毫無目的地制作線材,他憑借自己學來的知識與經驗,加上不斷鑽研的精神,終於制作出一套讓自己滿意的線材。

耳聽無憑,關鍵時候還要靠數據說話。為了驗證自制線材的效果,他將制作好的線材送去實驗室進行測試,發現自制的線材,經過儀器的測定,在傳送方波後產生的鈴震,相比其他線材會更少。

如此優秀的線材,如果不通過市場來分享,確實是一種浪費。Howard Sosna 的朋友中也不乏音響發燒友,Joe Kubala 就是其中一位,而且還是一名超級發燒友,據說中學時期就喜歡 DIY 各種電路,大學畢業後,他的職業就是設計DC電源和功放電路。這兩人一拍即合,在 2003 年成立了專門研制發燒級音響線材的Kubala-Sosna,品牌名稱中包含了他們兩個人名字的一部分,這就是 Kubala-Sosna 的由來。

看似簡單的線材其實不簡單

你可以在五金店用非常實惠的價錢買到一些多股的電線,截取一段無須接上端子,只需在接頭處削去膠皮連接到功放與音箱之間就成了音箱線。這樣夠簡單了吧,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輕易辦到,但那只能叫導線罷了。

看似簡單的線材其實不簡單,各種場合、各種設備對於線的性能都有所要求。例如解碼器使用的同軸數碼線,對阻抗、結構以及屏蔽性能都有嚴格要求,由於 spdif  信號頻率可以達到 2MHz,必須采用高頻傳導性能優良的材料,並且高頻損耗要低;由於模擬音頻信號的頻率比較低,因此 RCA 和 XLR 線信號線不需要傳輸高頻性能非常出眾的線材,但對於阻抗和屏蔽性能還是有要求的,至少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取消屏蔽層;連接功放與音箱之間的連線,由於功放的輸出阻抗極低,音箱的阻抗也不過數歐,抗干擾能力極強,對線材的屏蔽性能要求不高。不過不管哪種線材,傳導性能永遠是越高越好。

線材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阻抗,這裡的阻抗是指線材電阻、電容抗及電感抗在向量上的和,這些都會影響電流的傳輸,而不同材質的導電性能是不一樣的,理論上金屬的導電率由高到低依次為金、銀、銅、鋁,由此看來金是最佳的材料,不過大量用金來制作音箱線的成本巨高,也沒必要,銀也是如此,因此銅成為最實惠又有效的材料,因此被廣泛使用在各種線材中,當然也有不少廠家使用混合材料,還有電鍍處理來防止線材氧化、改變導電性能等等。

即使是銅線,也因純度不同、結構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傳輸性能。Kubala-Sosna 采用的是經過多次高溫提煉和退火處理的高純度銅線。當然僅僅有好材料還不行,他們認為導線阻抗的最基本因素在於電容、電阻、電感的結合,很多線材在電容、電阻、電感這三種特性上得不到協調,所以或多或少都會偏向高頻或低頻,誇張了某些頻段而又削弱了另一些頻段,令聲音表現得不夠中性自然。

為了應對此問題,Kubala-Sosna 根據不同導線材質有不同的電容、電阻、電感而研發出 OptimiZ Architecture 獨門專利技術。這項技術讓線材的電容、電阻、電感這三種特性取得平衡,使得聲音表現平直連貫,不會突出某些頻率。因此廠方在設計線材時會將不同物料的導體從線芯直徑、線芯數目、分隔度、絕緣體、屏蔽層、以及硬度等進行對比,並且在多套系統上進行試聽,從而獲得最佳的比例。因此,制作一條叫好又叫座的線真的不簡單。

試用 Kubala-Sosna Emotion Speaker 音箱線

讀者們還記得上月筆者使用金威銀星 XLR 平衡信號線和音箱線來幫補音響系統嗎?那次使用金威銀星 XLR 平衡信號線的收獲真不小,用在前後級之間,讓系統的聲音平衡度、感染力提升了不少,也顯得自然流暢,讓一套本來表現不錯的音響系統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可以說效果讓人興奮。本想將音箱線也用上,結果因金威銀星音箱線使用Y插、音箱只有香蕉插插口而失之交臂。

第二天借來 PMC Fact.8 落地音箱,搭配的功放依然是聲雅 CV-1 / PSM-500 巨無霸前後級,金威銀星 XLR 平衡信號線連接在前後級之間。為了方便對比,此時使用的是試音室常用的一對帶香蕉插的音箱線。與第一次搭配書架箱相比,現在的組合在聲音表現上絕對有優勢,低頻的量感與延伸更勝一籌,聲音的層次感更佳。

接著換上金威高端的銀星音箱線——Emotion Speaker。好氣派的喇叭線!線很粗,拿在手裡沉甸甸的,線徑如此粗的線,線身卻有些柔軟,相比硬身的線材用起來方便不少。可以看到 Emotion Speaker 金燦燦的Y插毫無氧化跡像,每條線都由多股線組成,這也是線身粗的原因。Emotion Speaker 的加入,使系統的聲音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播放爵士女聲 “The men you were”,可以感受到低頻量感有少許變化,但不顯著,Emotion Speaker 是遵循平衡原則的,但聲音下潛更好了,緩緩的低頻變得更有撼動力。演唱者的嗓音自然,而且顯得毫不費力,這是電流暢通無阻的結果?當大動態音樂出現時,在大音量之下,功放輸出的電流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大功率、大電流輸出的功放,對於線徑比較細的喇叭線來說肯定是災難,如果此時拿一條細銅線來代替,有可能產生發熱的情況,就像一條塞滿車的高速路,是快不起來的,這就不難理解Emotion Speaker為什麼要用多股線,為的是給強大的電流提供寬敞無阻的傳輸通道。

播放鼓樂專輯《響人和》中的“龍騰虎躍”又會如何呢?樂曲開頭的幾聲鼓聲一如既往地深沉有力,量感充足之余鼓聲顯得更龐大,余音作響,顯示出大鼓的氣勢。中段的輕量型打擊樂器顯得清晰明亮,中高頻的線條感沒有因喇叭線線徑的加粗而變粗,而是變得輕松,也少了火氣。末段的鼓樂齊奏,較之前鼓點向清晰快速進了一步,定位清晰可聞。

最後播放《高參、譚小棠奏鳴曲集(上)》第一段“貝多芬F大調第五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小提琴發出的聲音更豐富,那種共鳴腔發出的聲音更逼真,同時聲音的速度感與瞬變都變得更好,感覺功放在推動音箱時顯得輕松更自如。鋼琴也是如此,觸鍵輕盈自如,琴聲晶瑩剔透。

總結

Kubala-Sosna Emotion Speaker 金威銀星音箱線,給功放和音箱之間建立了一條寬敞而快速的通道,讓功放輸出的電流毫無保留毫無修飾地傳送到音箱上,讓系統在聲音的自如度、平衡度和自然度更進一步,它有助於將Hi-End級系統的聲音推向極致。

Kubala-Sosna金威線有不錯的口碑,得到全球許多媒體及音響商家的推崇。以筆者兩次試用金威線材的效果來看,金威線的品質果然名不虛傳!

全文轉自<視聽前線>2017年10月刊

LP播放系統中的“小超人” 濃密的模擬母帶質感令人驚訝

The Little Super Deck

The Funk Firm Little Super Deck LP Turntable

對於音響愛好者,The Funk Firm(紛)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對於經常為音響雜誌撰稿的筆者來說,也並不比諸位讀者高明多少。 在首次接觸到他家產品之前,我就根本沒聽說/看到過這個公司和品牌,更不要說聆聽它家的產品了。 因此,做一點背景的考據還是有必要的。

幾句話的歷史

The Funk Firm(紛)是一家英國黑膠唱盤製造商,中文譯名“紛”,成立於2005年,也就是SACD開始走下坡,而LP復興勢頭已現的時期。 雖說品牌歷史不能與同在英國的Linn、SME之類如雷貫耳的大牌相比,但創立者 Arthur Khoubesserian 也絕非無名之輩。 較為資深的國內發燒友 ,也許會記得上世紀末期香港曾有代理引進過一個名叫 Pink Triangle 的發燒音響品牌,Arthur 就是創立 Pink Triangle 的兩位合夥人之一。 關於“粉紅三角”這個名字以及 Logo 的由來非常有意思,但因為與本文主旨無關,所以略去不提,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谷歌(百度是不行的)。 Pink Triangle 以設計製造高端 轉盤聞名,在LP 轉盤的許多方面有創新性的開拓,其中不乏被其他品牌拿去模仿,比如說亞克力轉台、直流馬達、先進材料和結構。 然而在進入 CD 時代以後,Pink Triangle 的數碼產品不僅未在商業上取得成功,還最終把公司拖垮,2003年,Pink Triangle 被迫關閉。

現在我們知道,在Pink Triangle結束後兩年,Arthur Khoubesserian 就創立了 The Funk Firm。 新公司只專注於LP播放系統,從此與數字“一刀兩段”。 其實,模擬播放系統的愛好者們可以把 The Funk Firm 看成是 Pink Triangle 的延續,The Funk Firm 的現有業務中,甚至還包括 Pink Triangle 唱盤的升級服務。 而 Pink Triangle 的原創理念,在 The Funk Firm 被進一步發揚光大。

創意非凡的構想

The Funk Firm 的產品分為轉盤、唱臂、附件3大類,每件產品都非常獨特。 在最近的產品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 AK1 這支號稱無諧振、無循跡誤差、無反饋的超級唱臂。 不過 AK1 也不是本文主角,在這裡提到它,是因為我不想讓大家被 The Funk Firm 產品或樸實、或超現實(高端產品)的外觀所欺騙,以為這又是一個平凡無趣的小眾 LP 品牌。 在我看來,小眾,確實;平凡無趣? 幫幫忙哦。

本文試聽的主角 Little Super Deck(簡稱LSD,很有粉三角風格的縮寫),屬於The Funk Firm的中級型號,外觀並沒有自家高級型號那樣引人注目,可以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一眼看去,LSD就是又一款帶懸掛副底盤設計的LP(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Linn LP12),無論體積還是重量都沒有驚人之處。 做工還不錯,我測試的這款底盤是胡桃木外飾,面板是黑色亞克力,整個底盤落在3個支撐腳上。 面板左下側是電源開關,也兼做轉速切換。 轉台為玻璃制,每台轉盤附贈一張The Funk Firm獨家Achromat材質的唱片墊。 和一般流行的觀點相反,Arthur認為軟性唱片墊容易變形,會給唱針帶來更多能量的反射,所以早在Pink Triangle時期就使用硬性的亞克力材料製作轉台,同時不用氈墊給唱片作緩衝。 Achromat是亞克力的進化版,據說完全不會反射機械能量,而是會把能量全部轉變成熱量釋放,因此靈敏的唱頭不會拾取到反射振動。 我試著拿起Achromat,發現它非常輕,表面也比較硬,有點像硬紙板,但比硬紙板輕多了。

F5 II 唱臂用於微調針壓的副重錘,唱臂上印有針壓刻度
F5 II 唱臂的側滑力施加和調整機構

拿掉 Achromat 後,透過透明的玻璃轉台,我們可以看到這台唱盤獨特的驅動結構,也就是被稱為“矢量驅動”的結構。 所謂“矢量驅動”,就是帶動副轉台的皮帶除了由驅動軸帶動外,還由兩個與驅動軸呈等腰三角形佈局的被動滑輪拉緊,這兩個被動輪以“矢量”方式為皮帶提供均衡的張力。 這個設計和3馬達驅動的高級唱盤異曲同工,但不僅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

LSD 隨盤還帶有一支F5 II 唱臂。 這支是 The Funk Firm 的入門唱臂,也是公司成立後的第一支唱臂。 別看是入門級唱臂,Arthur 認為它在抗諧振方面比許多參考級唱臂還要好。 一般來說,一支唱臂的峰值諧振有 20-30dB,如此之高的諧振一定會被唱頭拾取,成為附加的失真。 Arthur 在 2010 年開發了獨特的F·X十字梁結構的唱臂,也就是這款 F5 II,它的諧振峰值僅有6dB! 用 Arthur 的話來說,對於唱頭來說, F5 II 唱臂幾乎不存在。 當然,目前 The Funk Firm 的頂級唱臂會有更好的抗諧振性能,但從價格來說,FX3 的性能是驚人的。 另外,原廠還給出了唱臂軸承的 ABEC 值。 ABEC 是環形軸承工程師協會制訂的一套軸承精度標準,由低到高分為5級,即 ABEC1、3、5、7、9,F5 II作為入門唱臂,軸承達到了 ABEC 7級精度,即5μm公差。

由此看來,LSD 的內涵,遠比第一眼印象豐富得多,這在作為傳統技術領域的模擬唱盤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帶有模擬母帶味道的濃密質感

試聽選用了德國 Voxativ 的 T211電子管合併放大器和9.87揚聲器系統。 這也是一個獨特且個性張揚的品牌,等有機會再為讀者作介紹。

我要事先聲明,我在之前所聽過的最好的LP播放源,是一套氣浮盤加氣浮正切唱臂的系統。 在用這套系統與另一套高級磁浮轉盤直接比較之後,我發現除非直接比較,否則LP播放系統的缺陷是很不容易發現的,但是一旦有了比較,缺陷又會變得顯而易見。 我試聽 LSD,也實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因此是不太容易找出毛病的。

首先試聽的是 Nat King Cole 的經典 LP『A Mis Amigos』,Cole 的聲音一出,我就有“這聲音怎麼這麼有開盤帶味道”的想法,因為Cole嗓音的厚實、飽滿、鮮活度,還有那種濃密的質感,不僅從數字系統聽不到,甚至一般的LP播放系統也很少能夠有同樣的表現。 也許是因為系統搭建的關係,整套系統的聲音很有古典音響的感覺,尤其是中頻段,就像上等的紅燒肉那樣讓人感覺實在、過癮。

質輕、表面堅硬、內耗高的Achromat唱片墊

神奇的是,系統的音域並沒有狹窄的感覺,甚至分析力與透明度,也可以與優秀的數字系統比肩 。 如果說低頻對於LP播放系統本來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高頻的純淨度和解析力可就不是那麼容易做好的了,因為高級唱頭的靈敏度實在太高,太容易受到各種機械振動的影響而把聲音“弄髒”了。 對於LSD,我不敢說它的聲音乾淨到氣浮盤的水準,但至少在我的試聽過程中,我對它的解析力印象頗為深刻。 播放一張表面狀態並不太理想的老飛利浦LP,是赫爾曼·克雷伯斯、海汀克和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的貝小協,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不僅每一個音之間的界限都清晰無比,小提琴的泛音以及在音樂廳中的餘韻綿延得也非常充分,讓我不敢相信這是1975年的老錄音。 這樣一張舊唱片,除了爆豆聲,我並沒有感覺聲音有被“弄髒”的感覺,尤其是當我關閉9.87揚聲器的有源低音箱之後,系統的透明度再次提升,讓我對LP播放系統的潛力有了新的認識。 換上一張RCA的魯賓斯坦演奏肖邦作品LP,鋼琴的顆粒感和通透感我原本以為從來不會在模擬音源中聽到, 演奏家觸鍵力度的微妙變化被捕捉得相當不錯。 也許以後有機會聽到The Funk Firm更高級的產品會有別的想法,但至少現在,我不想對LSD的解析力做更多的挑剔。

在聲場的還原方面,我認為還是有提高的潛力,因為這方面的性能受到空間環境和系統設置調整的影響更大。 但從LSD的透明度可以推斷,在調整到位之後,它的聲場不會比數字播放系統差。

小超人

Little Super Deck,字面的意思是“小型超級唱盤”,作為中價位LP 轉盤,這個名字體現了 The Funk Firm 主事人 Arthur 野心,就是以貌不驚人的外觀挑戰高價位的高級LP轉盤,並且獲取令人大跌眼鏡的結果。 我這次的試聽,因為沒有安排殘酷的“對決”環節,所以不能直接驗證 LSD 是否是真正的“小超人”,不過,初步試聽的結果還是顯示出 LSD 出乎意料的性能和潛力。 家中已經擁有LP播放系統的讀者,可以親自到經銷商處體驗一下,就會知道我的意思。 老實說,在我聽過 LSD 之後,我對重型高剛性LP轉盤的必要性產生了懷疑。

最後附帶一句,The Funk Firm 的 Achromat 唱片墊是單獨發售的,無論你是否考慮更換LP播放系統,這塊唱片墊也是升級現有系統的高性價比道具,強烈推薦。

 

全文轉自<現代音響>2017年8月刊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