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負擔,只有享受,夫復何求? Soulution 520/501前後級

瑞士不產可可,但巧克力舉世聞名。瑞士沒有大煉鋼廠,但手工手錶世界第一。 瑞士沒有如台灣的電子加工業,但高級音響器材卻讓人嚮往。Soulution 就是一個 讓音響迷嚮往的品牌。

文|劉漢盛

一家專門生產特殊馬達的公司,怎麼會變成瑞士著名 的音響製造商呢? Spemot 這 家創立於 1956年的公司,替許多汽車 廠如福斯、Seat、BMW,以及著名手工具公司Bosch等客製各種馬達。不僅 如此,還生產瑞士著名的 Paco 廚房用 具,這樣一家公司怎麼會轉型成高級 音響製造廠呢?其實並不是轉型,這二種業務還是佔公司營業額大宗,只是另外增加了Soulution的音響製造業務而已。

延攬天才設計師

這個故事起頭是這樣的,Spemot 三個原始創業老闆之一的老 Hammer 把公司股權全部買下,於 1997 年交 給兒子 Cyrill Hammer 經營,從那時 起,小 Hammer 就跟另一位股東 Roland Manz 合力經營 Spemot。這二位老闆 因為喜歡音響,所以也進口德國品牌 Audiolabor 的擴大機,還有 HMS 線材。 到了 2000 年,他們想玩更大,乾脆把 Audiolabor 的設計者 Christoph Schurman 延攬過來,要他研發擴大機,準備轉 型製造音響。Christoph Schurman 這個人很天才,他不僅自己演奏樂器、 搞錄音室,還設計各種擴大機、主動式喇叭,以及其他相關電子產品, 可說是罕見全才。過幾天我要去採訪 Soulution,如果遇上他,再跟他好 好聊聊。Schurman 花了二年設計出原型機,徵詢大家的意見,最後的結論 是應該做更高級的擴大機,也就是不管成本,只要把聲音做到最好。於是 又花了三年研發,到了2005 年才推出 700系列。果然 700系列一鳴驚人,一 砲而紅。不過老實說,如果沒有母公司 Spemot 的財務支持,有那家公司能夠花五年的研發才推出產品呢?

幾項好聲關鍵要點

Soulution 的產品我從一推出就開始聽到今天,綜合他們的做法,我可 以簡單地分析出幾項要點: 第一就是超大餘裕的電源供應。第二是超頻寬。第三是訊號路徑的銅箔配線都特別粗,尤其後級輸出級接到喇叭線端 子更乾脆用厚厚的銅條。第四就是機箱做得特別大、特別堅固。第五就是機內特別注重屏蔽,使各級之間干擾 降低。這樣的特點導致什麼聲音呢? 音質特別好,柔順溫潤,音像龐大, 而且特別寬鬆。咦? 或許有讀者已經發現,上述的設計特質跟德國的 MBL 很相近。沒錯,MBL 的設計也是走這個路子,聲音表現也是音質特別好, 柔潤溫和,音像龐大,特別寬鬆。不 過,二者的聲音還是不一樣,就好像二個男人的嗓音不可能完全一樣。在 此我偷偷告訴一項我觀察到的秘密, 送給台灣的擴大機製造者: Soulution 擴大機的線路板 Layout 幾乎看不到直 角線路,難道這也是聽起來柔潤溫和的原因嗎?

承襲 7系列,售價相對便宜 簡單講過 Soulution 的來龍去脈, 準備進入本文。Soulution 的高價系列是 7系列,相對平價系列則是 5系列,5系列包括 520前級、501單聲道 後級、530綜合擴大機、540 Digital Player,以及 590 USB Converter,這次要寫的是 520前級與 501後級,先說 520前級。它的外觀跟我寫過的 540 CD唱盤完全一樣,只是 CD 唱盤多了抽屜口。面板設計很簡潔,一個大型顯示窗在左邊,旁邊是一個圓形旋鈕,二者之間有 Mute、Prog、以 及 Power三個小按鈕,再來就沒有任 何東西了,這麼簡潔的設計因為面板頂端的弧線與旋鈕的圓弧相搭配, 而顯出不凡氣質。在此插嘴一下,5 系列的外觀早在 2009年就已經設計定 案,可見 Soulution 做事情有條不紊, 按步就班,並不是急就章。

來到背板,可以看到 XLR 與 RCA 前 級輸出端各一組,再來是底下的同廠器材連接埠與RS232。接著是四組輸入端,包括二組 XLR 與二組 RCA。再往左是 MC Phono 唱頭輸入端子,端子下方有二組小扳手開關,負責唱頭的阻抗匹配,匹配範圍從 20歐姆到 1,000歐姆,說明書會告訴您切換之後的不同負載阻抗。

一個旋鈕搞定全部操控

520 前級面板雖然簡單,但那個旋鈕卻同時擁有數種功能。在正常狀態 下可以控制音量大小。再輕按一下會讓音量控制失效,按久一點再放開可以進入輸入端切換選擇,選取您要的 輸入訊源。如果要進入選單設定要怎麼做? 按住 Prog 鈕不放至少10 秒鐘, 就會進入選單模式,接著旋轉大旋鈕來選擇想要的項目,選好之後再按一下大旋鈕表示進入,接著可以轉動大 旋鈕來改變數值,最後再按一下大旋鈕來表示 OK,這樣就設定完畢了。其實這些簡單的設定沒有太大的需要, 出廠時都已經設定好常用狀態,就算 您不去動他都可以正常使用。

520 的電源供應分類比與數位二 組,所謂數位就是面板上顯示幕的各種顯示,以及內部簡單的設定。520 的背板雖然有平衡端子,不過內部線路並非全平衡架構,只是左右聲道分離而已。為何不使用全平衡架構呢? 設計者認為全平衡架構要使用雙倍元件,元件本身的誤差或品質不良導致的失真增加,倒不如將元件數量降低,提升純度。

雙重音量控制系統

在輸入端方面,520 跟其他前級一 樣,採用繼電器做切換,避免各輸入端相互干擾。而在音量控制方面,520 採用雙層設計,第一層為精密金屬皮膜電阻跟繼電器所組成的 R2R 級進式音控系統。為了怕改變音量時失誤,突然 產生的強烈音量損及後級與喇叭,另外以 PGA(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方式作第二層音量控制,不過這第二層 音量控制只有在用家調整音量時才會啟動,當音量旋鈕不再轉動時,音樂訊號 回到原本的精密電阻繼電器線路上,因 此不會劣化音質。

520 的內部線路與 720 前級類似,採多級設計,頻寬高達 1MHz(-3dB) 速度反應非常快,輸出訊號可以使用長訊號線輕易驅動後級。更棒的是,520 也 跟 720前級一樣,內建MC唱頭放大線路,方便黑膠唱盤用家。

散熱片只有一邊

接著來看 501單聲道後級。它是每聲道 125瓦 (8歐姆負載) 的純A類單聲道 後級,線路同樣來自 700 與 710,它的面板更簡單,只有中央一個旋鈕,負責打開電源(On)、自動電源(Auto)以 及關機(Off)三段切換。關機狀態其實是 S t a n d b y, A u t o 則是以原廠 L i n k 端子 其他器材相連時自動觸發開機之用,至於 On 當然就是開機啦! 有意思的是, 501是單聲道設計,而且純 A類,但是竟然只有右邊有散熱片,面積也不大,這 樣就能有效散熱嗎? 幸好,501 的背板可 以看到有一個散熱風扇,如果機內溫度過高,一定會啟動強制散熱的。當我在 聽音樂時,風扇是一直啟動著,平常就算靠近旁邊,也聽不到風扇雜音。一旦 散熱片溫度升高到手摸會燙時,風扇加快轉動,如果府上很安靜,此時靠近後級背板才可聽到輕微的風扇聲,可見風扇品質很好。

背板上除了一組喇叭線接端, 還有一個同廠器材連接埠,以及 Input 與 Output XLR 端子各一。為何會有 Output 端子呢?這個輸出端子可以連接另外一部後級,做雙擴大機使用。在喇叭線端子下面,還有三個 LED 燈號,Main 燈亮起代表正常 使用狀態,Power 燈亮起代表開始供電,Protect 燈亮起代表故障,此時就要送修了。

電源供應特別注重

打開 501箱體,可以看到左邊是以金屬板密封的電源供應線路,右邊則是放大線路。密封的電源供應中其實包括六組電源供應,除了數位線路與類比線路分離之外,驅動級與輸出級 電源也獨立分組,六組電源各自有穩壓裝置。比較驚人的是,這六組供電 中最大的二組竟然是交換式電源,提供 1,200瓦電能。Soulution 認為他們的交換式電源比傳統線性電源還優,實際聽起來音質純淨,背景噪音低,可 見 Soulution 真的有所本,不是為了降 低成本而使用交換式電源。

在機箱右邊是線路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二條銅條連接著功率輸出級的輸出端跟背板喇叭線接端,而喇叭 線接端用的也是大大的銅端子,這樣的做法保證大電流的無阻力輸出。再來是位於中央的四個濾波電容,容量 47,000uF,這是能量儲存水庫,就近供應功率晶體所需。可不要小看這四個 濾波電容,520 在 8歐姆負載時輸出 125瓦,4歐姆負載可以輸出 250瓦,到了2歐姆負載時更可以輸出 500瓦,阻抗降低一半,功率提升一倍,一點都不打折扣,可見其供電充足。

濾波電容旁邊有多組穩壓線路林立,顯然 520 每級放大都很注重穩壓。 功率晶體則是鎖在厚厚的鋁板上,與散熱片連接。放眼線路板上都是傳統穿孔元件,可見520 的設計者還是服膺 老派經典設計原則,難怪聲音聽起來 寬鬆厚實。

聆聽這套前後級的場地在我家開放式大空間,搭配的數位訊源是他家 540 Digital Player,喇叭則用了二對,一對是 AER Momentum,另一對是 ELAC FS 507 VX-Jet。

無論是搭配 ELAC 或 AER,音質都很好,沙沙聲特別美,擦弦質感又真實。但是搭配 Pioneer S-1ex就沒那麼好,無論是鋼琴或小提琴的光澤都稍暗些,活力顯得不足。其實這也在意 料之中,因為 520 的聲音本來就屬於比 較內斂,需要搭配比較活潑,高頻光澤比較強的喇叭。

不會!不會!不會!

老實說,這套前後級的評論可以用簡單幾個字就可以寫完,那就是: 音質醇美,聲音溫和寬鬆,聽起來既美又舒服,讓人忍不住會一直將音樂聽下去。或許您會擔心,這樣的聲音特質會不會導致速度反應慢? 解析力是 否不夠? 音樂活生感會不會死板? 我的答案是:不會!不會!不會!

到底這套前後級的音質是怎麼迷人法? 在此我先不用什麼發燒片,就拿單聲道錄音為例。我用卡拉絲那張 「Puccini Arias & Duets」(EMI 7243 5 62795 20),這張CD 的原始錄音時 間是1954、1955與1958年,我要聽的不是錄音的音效,而是卡拉絲嗓音 音質。一句話: 520、501 把卡拉絲嗓音的美質唱出來了,那是如綢緞般滑 潤的嗓音,沒有尖銳,沒有乾澀,不 會削瘦,不會緊繃,反而是豐潤、有 水分、飽滿與寬鬆的嗓音,這樣的嗓 音說明了這套 Soulution 前、後級音質之美。

接下來是二張比較發燒的: Jennifer Warnes 的「Famous Blue Raincoat」與 Anne Bisson 的「Blue Mind」。這二位歌手的嗓音明顯不同,但都顯出讓人分泌腦啡的美質, 嗓音中沒有一絲雜質,沒有一點沙粒,簡直就像上好的巧克力融化之後那麼的醇美與柔潤,芬芳撲鼻。除了 二位女歌手的嗓音之美之外,伴奏樂 器的音質也很美。例如 Famous Blue Raincoat 那首的伴奏弦樂音質就美得讓 人想要親撫它們,而 Blue Mind 的鋼琴 音質之美也讓人懷疑是否加了蜂蜜?

小提琴還是美

假若您覺得這樣還不足以讓您體會 Soulution 前後級的音質之美,我再拿出 James Ehnes 所演奏的「Homage」 來說明小提琴的音質。這張 CD 從第 22 軌開始就是以諸多名琴演奏同一樂段,讓我們可以分辨不同名琴的音質 音色表現。從第一首開始,這套前後 級就展現出很美的小提琴音質,高頻段完全不會飆出去,即使拉到很高把位,都可以聽出擴大機把小提琴高音拉回去,營造出內斂又具有木頭味的 美聲。至於嘶嘶沙沙的細微擦弦聲更是豐富極了,拉到較低把位時從來沒有斷過,真是引人入勝。

從 22 軌開始就是不同名琴的演奏,雖然每把琴的差異不大,但這套前後級都能夠清楚的分辨,顯然對音質、 音色的辨識能力很強。此外,每把名琴的音質之美很難用文字去區別,總 之聽起來都讓人很舒服就是了。如果音質不美,大腦就不會告訴我「舒服」的感覺。

再來,這套前後級聽小提琴跟鋼琴真的是太棒了,由這二樣樂器,亦可 窺知其他樂器的音質表現。當我聽穆特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春」 時,發現 520、501 的小提琴位細微的抖音波動特別清楚,這代表這套前後級的細微強弱變化能力很棒。此外, 鋼琴規模感大,泛音豐富,聽起來特別的「輝煌」。老實說很難解釋「輝煌」是什麼意思,或許可以說是光澤明亮又溫暖,音粒凝聚又爽朗。

驅動力與控制力一樣優異

音質美的擴大機,會不會沒有低 頻控制力與驅動力呢? 當然不會!當 我聽 Leonard Cohen 「Ten New Songs」 以及「Famous Blue Raincoat」時, 501 的低頻驅動力、彈性與控制力讓 人「受不了」。受不了? 很難聽嗎? 不! 太誘人了! 那低頻不是笨重死沉的厚實,也不是擁有強烈衝擊性的厚實,而是擁有靈動活力厚實,不僅量 足,寬厚,還帶著很棒的彈性,尤其是「Famous Blue Raincoat」的第二 首 Bird on a Wire ,以及第三首 Famous Blue Raincoat 、第四首 Joan Of Arc ,那是完全沒有侵略性、非常溫柔的 Q彈低頻,包括腳踩大鼓的噗噗聲都那麼有彈性,收束那麼快。我明明知道真正的腳踩大鼓沒有這麼 Q彈的表現,但寧可被騙,錄音師泡製音效的功夫實在太高明了!

告訴您,當我用這二張 CD 聽過 ELAC FS 507 VX-Jet、AER Momentum 時,每對喇叭的低頻段表現都是這般誘人。尤其是 E L A C,老實說我沒聽過 這麼好聽的 E L A C 喇叭,不僅音質美, 其他「音響二十要」表現也都那麼的全面與平衡。我必須說: 以前真的低估 E L A C 喇叭的表現能力了。不過話說回來,不可能有人會用 Soulution 前後級去搭 E L A C 這對喇叭,所以說了也是白說。

樂器與人聲寬鬆大器

再來我要說這套前後級的另一項優點,那就是樂器形體或線條都不會瘦瘦的,只要是管樂器就會有圓潤的形體,只要是人聲就可以聽到寬鬆大器的身形,即使是弦樂,也可以聽到弦樂的圓潤聲線,而不是細細乾乾緊緊的一條「線」,這樣的特質讓人聽起音樂好像沐浴在寬鬆的聲波下,渾身舒暢。其實這就是寬鬆,無所不在的寬鬆,好像一部大馬力汽車在高速公 路上急馳,又快又穩。

或許您會以為寬鬆大器的形體代表著音像模糊,像暈開的水墨。錯!  這套擴大機的音像凝聚乾淨,像聽 Leonard Cohen 的嗓音時,它們表現出來的就是高度乾淨的嗓音,音像清楚凝聚,輪廓邊緣沒有一絲模糊。另外 聽 Jennifer Warnes 以及 Anne Bisson 的嗓音也是如此。

沒有壓力,只有享受

寫到此處,我不想再寫下去了,因為我的腦子裡都被美妙的音質占滿,會讓人產生快感的腦啡不停泊泊冒出,其他「音響二十要」 表現又是那麼的自然,隱於無形。 聽 Soulution 520 前級、501 後級的過程是如此的沒有壓力,沒有負擔,只有 享受,夫復何求?

轉載自 “音響論壇297期”

獨一無二,難以超越 Soulution 530

低頻層次豁然開朗,動態對比輕鬆的拉開,交響樂各聲部清晰可辨,卻又圓融的合為一體,這是只有大型音響系統才能 重現的大編制規模感與開放感,卻在530這部綜合擴大機身上實現了!

文 | 陶忠豪

 

雖然 Hi End 音響高價化的趨勢已成定局,萬元美金起跳的器材早已比比皆是,但是當我聽到 Soulution 530 綜合擴大機的定價高達200萬台幣時,還是驚訝到難以置信。怎麼會有人如此不切實際,設計出這麼一款價位跟自家前後級相差無幾,而且體積巨大的像個小茶几的的綜合擴大機呢?

追求極致重播的夢想家

合理推測,會設計出這樣一款擴大機的人,肯定是充滿野心的冒險家,但是這與我認識的 Soulution 總裁 Cyrill Hammer 卻又大不相同。Cyrill可能是我所見過最謙虛又溫文儒雅的音響公司老闆了,他畢業於歐洲頂尖洛桑理工學院,還學過好幾年的鋼琴,要是換作其他音響業務,一定早就大肆宣揚,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如果不是我在某一次專訪不經意問到,Cyril l根本決口不提,就算那次說了,也只是輕描淡寫,謙稱自己不夠專業。這樣一位謙謙君子,怎麼會做出 Soulution 這些不論體積、價格與聲音表現都充滿氣勢與魄力的頂尖音響器材呢?

在總編去年八月前往 Soulution 原廠的採訪中,我才知道 Cyrill 的本業原來是這麼有規模的馬達製造廠,不但擁有全自動生產線,而且有能力製造各種特殊馬達,從小家電到汽車大廠都是他們的客戶。照理說,這樣一家公司根本不需要靠製造音響賺錢,事實上也的確如此。Cyrill 與另一位合夥人 Roland Manz 在 2000 年創立Soulution,但是第一款產品前後砍掉重練了三次,直到六年後才正式推出。本篇介紹的 530 綜合擴大機 2011 年就在慕尼黑音響展發表,結果隔了快三年才正式量產,只因為 Cyrill 對前級線路還不滿意。音響界恐怕找不到第二間像Soulution這般不急著賺錢,不斷改良產品直到滿意為止的廠家了。簡單的說,Cyrill 根本就是拿自家馬達廠賺的錢,來實現自己追求極致音樂重播的夢想。

完整前後級的合體

從這個角度來看 Soulution,我們就比較可以理解這家公司的想法了。他們並不是不切實際,而是根本不用擔心實際上賺不賺錢。追求極致表現,才是 Cyrill 創立 Soulution 的目標,在音響界恐怕也只有 Soulution 才會不管市場接受度到底如何,也要不計成本做出像530這樣沒有任何妥協的綜合擴大機。一般人或許覺得 530 是瘋狂之作,但是對 Cyrill 來說,如果他們做出來的只是跟大家差不多的擴大機,那才是沒有意義的事。要做,就要做真正與眾不同、無法超越的產品,從裡到外都要將市面上其他綜合擴大機遠遠拋在腦後,這就是 530 存在的價值。

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 530 這樣一款難以定位的產品呢?或許我們不該把它看做綜合擴大機,而是要用前、後級組合的標準來檢視。事實上,Soulution 的確就是把自家 5系列的 520 前級與兩部 501 單聲道後級完完整整放到一個機箱中。對消費者來說,或許有人會覺得直接購買 520 與 501 不就好了,但是如果你不玩器材、不想在許多前後級之間搭來換去,同時又想追求極致重播表現,而且預算不是問題,那麼 530 將是最好的擴大機解決方案。

獨家交換式電源技術

從線路設計分析, 我們也可看出 Soulution 與眾不同、勇於挑戰傳統的獨到見解。首先,許多音響迷對交換式電源一直抱有成見,認為這是廉價的作法,噪訊太高,而且聲音不夠好。不過530卻大膽採用了交換式電源線路,這麼做絕非為了省錢,因為 530 所使用的交換式電源,其實就是新一代 701/711 旗艦後級所配備的獨家技術,等級非但沒有降低,反而與旗艦同步進化。

為什麼要採用交換式電源呢?Soulution 認為傳統線性電源的電壓會隨著電流輸出變化而波動,但是他們開發的交換式電源供應線路,卻能夠維持電壓穩定,不受喇叭阻抗與電流輸出變化影響。在總編與Cyrill的專訪中提到,關鍵技術在於他們的雙重穩壓技術,一是 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功率因數校正級,一是交換式的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在功率因數校正級中還使用了 Dual Phase Interleaved PFC 線路,並且施加了負回授,進一步大幅排除高頻雜訊污染,並且降低總諧波失真。

這種創新的交換式電源到底有什麼好處?不但噪訊與失真更低,而且可以讓擴大機在任何負載下都維持穩定電壓,幾乎無止盡的輸出大電流能量,大幅提升喇叭的控制力。表現在聽感上,Cyrill 曾經與採用線性電源的前代710比較過,結果配備新版交換式電源的 711 全面勝出,低頻更穩定、更精確、更輕鬆,音場也將更寬更深。用實際試聽驗證,我也發現530完全沒有以往交換式電源低頻單薄而缺乏立體感的狀況,即使驅動體積龐大的 Hansen Audio 二當家 The King E2 落地喇叭,530 依然游刃有餘、毫不費力,顯示它的驅動力真的已經完全超越一般綜合擴大機的水準。

令人好奇的是,一般採用交換式電源的擴大機,體積通常可以大幅縮小,但是 530 的機箱為何還是如此巨大呢?深入研究之後,我發現原因有三:一是 530 一共配備了四組 600瓦的交換式電源模組,總容量高達2,400瓦。二是交換式電源雖然不需要傳統線性電源中體積龐大的變壓器,但是 Soulution 的設計卻配備了容量驚人的電容,用以應付瞬間大電流輸出。三是 530 一共設置了九組獨立供電,六組高速穩壓線路,分別供應前級、後級、數位邏輯控制及其他線路使用,徹底避免相互干擾,所以體積實在無法縮小。

測試與聽感並重

530 的失真極低、頻寬極寬、輸出阻抗特低,回轉率極高、阻尼因數更超過10,000,這些優異的數據很容易讓人以為 Soulution 是一家特別重視測試規格,以科學與理論為依歸的廠家。但事實上,這只是 Soulution 的面相之一,他們雖然強調測試,也同樣重視聆聽。就拿負回授的運用來說吧,時下大多數擴大機設計者對負回授都有所保留,認為用多了會造成相位失真,拖慢暫態反應,所以市面上大部分擴大機都只施加了少量局部負回授,幾乎沒聽過有誰使用整體負回授,有些廠家甚至完全不用,將負回授去之而後快。Soulution 則是極少數的例外,它們不但施加了深度的局部負回授,甚至還加了0.1dB 的微量整體負回授。為什麼?因為他們實際試聽比較過,加了微量整體負回授的聲音更好聽,所以他們毅然決定採用,無懼於一般人對負回授的反感。這麼做難道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嗎?Cyrill 說他們採用了反應速度超快的負回授線路,頻寬高達 1MHz,在這種狀況下,人耳已經無法分辨負回授的負面影響,但是卻能明顯感受到負回授所帶來的諸多優點,包括控制力更好、頻寬更寬、線路更穩定等等。這種超高速、超寬頻線路的設計難度其實非常高,不僅元件必須極度精密,線路的走向也必須非常講究,Soulution 所使用的元件都是特別訂製品,成本之高可想而知。有趣的是,瑞士音響廠家對這種線路似乎特別拿手,Goldmund 就是另一個著名的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Cyrill 並不堅持他們調出的聲音就是唯一正確的聲音,他認為許多人可能會喜歡沒有施加整體負回授的聲音,因為那比較像管機的特質,聲音比較軟,但控制力較差,衝擊性也比較弱。只不過這並非他們要的聲音。所以最後他們決定不去迎合大多數人的偏好,而是要調出屬於 Soulution 的聲音風格。在Hi End器材聲音同質性越來越高的當下,Soulution 這種擇善固執,不受主流觀點左右的態度實在令人激賞。

用厚銅片取代機內配線

Soulution 的另一個設計特點,是大量採用厚銅片取代機內配線,不但用來分配電源,也用來傳輸訊號。這種作法的好處有三:一是厚銅片的阻抗比機內配線低,有助於提升阻尼因數,加強擴大機對喇叭的控制力。二是厚銅片的電流耐受力更好,更符合 Soulution 的大電流輸出特性。三是銅是最好的熱導體,有助於元件散熱。這種設計有沒有缺點呢?Cyrill 坦言厚銅片的雜訊屏蔽能力可能不及一般機內配線,不過聽感上的優點遠大於這個小缺陷,所以他們還是決定採用。這又是 Soulution 聽感優先於測試規格的另一個證明。

15∼20瓦內純A類運作

前面提到 530 內含完整的520前級與兩部 501 單聲道後級,在龐大的機箱中, Soulution 設計了三層框架來安置這些線路,最上層是前級,中間是兩部後級,空間最大的下層則是電源供應線路。每層都有厚鋁板隔間避免相互干擾,確保雜訊屏蔽能力與分體式前後級相同。前、後級線路板以最短訊號路徑連接,則更能發揮 Soulution 超高速線路的理念,這恐怕是分體式前、後級所難以取代的優勢。

線路設計方面,530 配備級進式音量控制線路,特選高精度、低噪訊金屬皮膜電阻衰減訊號,能以 1dB為一級,進行 74級的音量調整。為了避免切換電阻時的突波傷害放大線路,特別另設一個 PGA(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線路負責切換工作,只要實際使用,就可以感受到Soulution在細節上的講究,這絕對是我所使用過操作手感最滑順、最精緻的音量控制了,光是轉動音量旋鈕,就能讓人感受到無可比擬的精密感與高級感。

後級部分,530 採 AB類放大,電壓放大級的工作頻寬高達 80MHz,電流放大則分為三級,確保每一級都在最佳線性範圍內運作,每聲道配備五對 bipolar 功率晶體,八歐姆負載下輸出125瓦,二歐姆時可倍增至 500瓦。特別的是 Soulution 的擴大機都配備靜態電流管理技術,在剛開機時自動調高靜態電流,讓線路快速達到適當的工作溫度,之後則隨時偵測,讓工作溫度保持恆定。Soulution的靜態電流調得很大,在15∼20瓦內是以純A類狀態運作,不過機箱溫度並不會太燙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530 的外觀,所有 Soulution 的產品造型都是由 Cyrill 的好友、慕尼黑藝術學院教授 Urs Greutmann 操刀設計,機箱雖然特別龐大,但是外觀卻極簡素雅,看不到任何張牙舞爪的散熱片,僅靠面板上比例與位置恰到好處的顯示幕、按鍵與旋鈕,就營造出優雅而精緻的不凡氣質,贏得紅點設計大獎絕非偶然。 530 雖然是 Soulution 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但機箱體積卻是最大的,長寬比例非常特殊,像是一個正方體,與任何音響器材都不相同,在極大(機箱)與極小(螢幕、按鍵與旋鈕)之間取得了絕妙的平衡,將 Soulution 的工業設計美學發揮到了極致。如果以藝術品的角度檢視,我認為 530 應該是 Soulution 最值得收藏的一件藝術精品。

從小電視到大螢幕

實際試聽在本地總代理傑富的試聽室中進行,這個空間不但開闊,而且挑高將近五米,聆聽位置後方是一整面的落地玻璃,低頻量感不足的系統,在這裡將面臨重大考驗,很難撐起音樂的規模與氣勢。傑富準備了兩對喇叭進行搭配,一開始先用 Peak Consult 的 InCognito X 落地喇叭開場,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品牌是傑富代理,在台灣知名度實在不高,不過在同價位帶的喇叭中,這款丹麥手工製造的喇叭其實是很超值的選擇,箱體由厚實的 HDF 板與胡桃實木構成,單支就重達七十公斤,唯一要注意的是那只向Audio Technology訂製的七吋中低音單體並不好對付,不過用530驅動,InCognito X 的實力似乎輕而易舉的完全釋放,小提琴鮮度極高,光澤感充足,大提琴中頻豐厚,低頻密度極高,即使在這個大空間中,平台鋼琴的規模感也能真實再現。

正當我已經滿足於這樣的表現時,傑富老闆羅先生告訴我,Peak Consult 只是熱身,一旁待命的 Hansen Audio The King E2 喇叭才是這次的參考喇叭。這是Hansen Audio 的二號旗艦,我曾經在許多場合聽過這款喇叭的表現,通常都是用Soulution 的 7系列頂級系統驅動,這次用 530 搭配,聲音表現有辦法與高一階的 7系列相提並論嗎?實際聽聽看吧,剛開聲的一瞬間,我就被嚇了一大跳,因為與前一套系統相較,聲音表現的提升幅度實在太明顯了,彷彿從家中客廳的小電視換成了國賓戲院的大螢幕,不論音場寬深、低頻層次或動態對比都頓時展開。後來查了資料,我才知道5系列與7系列的線路架構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差別是7系列的功率更大,持續大電流輸出的能力更強。以 The King E2 喇叭來說,顯然用 530 就足夠讓它盡情施展身手了!

輕鬆、開放、活生

接下來我連續聽了幾張小提琴錄音。播放羅西尼的「弦樂奏鳴曲」(Decca 470 447-2),與我以往經驗中偏向濃郁的弦樂表現不同,530的小提琴音色較為鮮明靈活,濃膩感一掃而空,隨處洋溢著纖細柔軟滑順的美妙琴音質感,就像在大寒流裡裹著最輕盈、柔軟而溫暖的頂級羽絨被一般幸福無比。強奏動態輕鬆的拉開,齊奏線條絲絲分明,就連以往不曾注意到的細微表情也完全浮現。再聽Amadeus弦樂四重奏在1974年錄製的莫札特嬉遊曲KV136(DG 423 300-2),琴音纖細鮮活卻毫不緊繃刺耳,演奏暢快奔放卻毫不急躁。聽史特勞斯的小提琴奏鳴曲(Chandos CHAN8417),小提琴抒情慢板以往只讓我覺得質純溫潤,但是530又再一次提煉出了鮮度極高、活生感強烈的琴音。聽Denes Zsigmondy演奏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奏鳴曲(Tuxedo TUXCD1082),琴音能量雖然強勁,但是卻依然有著醇美的質感。

從小提琴的重播表現,我已經可以大致掌握 530 的聲音特質,它的中高頻雖然鮮明,卻絕不會與單薄冷硬畫上等號,而是有著緻密柔軟的質感。它的細節極度豐富,而且解析力極強。中高頻的反應速度極快而靈活,可以非常輕鬆自然的呈現小提琴揉音的微妙起伏,即使是最微弱的運弓轉折及尾韻延伸都能清晰呈現,而且最強與最弱音之間的動態對比拉的極大。這種輕鬆感、開放感與活生感,都是讓音樂重播逼近於真實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質。

低頻量感充沛、控制力一流

接下來我用兩張專輯描述這套系統的鋼琴表現,聽阿格麗希演奏的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鋼琴協奏曲(EMI 5 045042),高音瞬間強奏速度飛快,低音觸鍵厚度飽滿、能量充沛,同時又有著透明的層次感。再聽日本爵士鋼琴手山本剛在三盲鼠錄製的「Midnight Sugar」,高音觸鍵的能量極強、暫態分明,但是卻不會讓人感到壓迫,而是依然能呈現出鋼琴晶瑩鮮明的質感。

低頻表現方面,先用「三輪車」測試(DMP1983),腳踩大鼓的形體比例正確,噗噗聲響量感充沛而飽滿,能量收放毫不拖泥帶水,低頻質感呈現出彈性自然的肌肉感。再聽Adele那首Set Fire to The Rain ,這套系統再次展現出充沛的低頻量感,電子低頻衝擊簡直一大球一大球的湧現,但是低頻形體毫不鬆散,音樂背景中的持續電子低頻線條也依然清晰。最後試聽何訓田「波羅密多」專輯中那首 千江月,大鼓連擊的起落不但快速,而且低頻飽滿紮實,鼓皮質感清晰真實,音場的深度感也非常優異。以上表現都在在證明530不論控制力或驅動力都完全跳脫一般綜合擴大機水準。

人聲方面,聽爵士女歌手 Sheila Jordan 與貝斯手 Cameron Brown 合作的「Celebration」專輯(HighNote HCD7136),Sheila的歌聲在這裡錄得非常直接,用大部分系統聽來都有些乾,但是用 530 搭配 The King E2 聽來,卻呈現出柔軟圓潤的質感,而且還帶有些微甜美的韻味,將原本較為乾澀的嗓音,轉變為更自然而充滿情感的吟唱。

徹底展現交響樂的大氣勢

到底 530 是大馬力豪華轎車,還是靈活刁鑽的小跑車呢?聽加拿大爵士音樂家 Maynard Ferguson 的「Big Bop Nouveau」專輯(Intima 7 73390-2),530 將奔放激昂的大樂隊演奏表現的輕鬆從容,樂曲行進雖然暢快,但是聽來卻毫不急促,以此曲的表現來看,我認為530有著大型豪華轎車的穩定感。再聽Jan Garbarek早期錄製的「The Esoteric Circle」(Freedom FCD41031),這張1976年的專輯錄音非常粗獷直接,530毫不修飾的展現出薩克斯風奔放狂野的吹奏質感。擊鼓低頻量感充足,收放快速,鐃鈸毫不壓抑的盡情揮灑,忠實再現出鮮活燦爛的金屬質感,即使用大音量播放也不壓迫刺耳,徹底呈現這份演奏的瘋狂氛圍。以這張專輯來說,我認為530也具備小跑車的靈活犀利的性能。用530播放大編制交響樂,毫無疑問是這次試聽最令我驚訝的體驗。我曾在許多系統上聽過庫特馬索與紐約愛樂合作的李斯特的「Mazeppa」交響詩(Teldec 903177547-2),奇怪的是大部分系統都表現的有些拘束,但是用530驅動The King E 2喇叭卻完全不同,樂曲的規模感終於得以盡情的施展,音場開闊、層次分明、動態龐大,直到這次我才聽到了此曲應有的面貌。沒想到一部綜合擴大機竟然辦到了許多前後級都無法達到的境界!

獨一無二的存在

530 的確是一款難以定位的產品,形式上它是綜合擴大機,骨子裡卻是完整前、後級的合體,如果你還是不知道該如何看待530,不如讓我們用音樂的表現來評斷吧!它既能表現樂曲中靈活暢快的激昂感,又能穩穩控制住局面,即使大音壓也不失控。它可以展現人聲與小提琴甜美柔軟自然的韻味,也能再現大編制交響樂開闊龐大的規模感。這樣的表現,讓 530 成為真正獨一無二的存在,它既不是綜合擴大機,也不是前後級,而是一部可以忠實詮釋任何音樂類型,再現音樂的生命力,挖掘出音樂內在靈魂與情感的神奇魔法寶箱!

轉載自 “音響論壇 305 期”

將黑膠系統潛能榨乾: 瑞士soulution 755唱頭放大器

為了追求好聲而使用極低輸出的MC唱頭是頂級黑膠系統裡的挑戰,如何將類比訊號裡的雜訊、失真、聲道分離度與線性達到最好的處理,一部好的唱頭放大器是最為關鍵的,如何在超過80 dB的增益之下(相當於10,000倍的訊號放大)還能做到這些挑戰並且嚴格的符合RIAA-IEC等化標準,來自瑞士soulution 755唱頭放大器就是最好的答案,提供了最寬廣的頻寬(1 MHz/– 3 dB),讓黑膠唱片的聲音達到最好。

soulution 755採用雙單聲道的動差設計,使得聲音的純淨度與分離度達到最佳化,輸入的選擇(包括街接地)使用高規格的延遲設計,輸入的緩衝確保唱頭的阻抗得以輕鬆的處理。三組的輸入(2 × MC, 1 × MM)增益與組抗均可自由設定。 為了消除唱片的突發噪音,soulution 755有一個低音的濾波(IEC subsonic filter < 20 Hz ),保護喇叭不受到損害,soulution 755還提供了單聲道(Mono)播放的功能。

音量與聲道平衡控制方面,soulution 755使用類比被動的設計,使用高精度的、低噪音的金屬薄膜電阻( metal foil resistors),為了避免突發噪音造成擴大機損壞,還加入了程式化的增益擴大設計(PGA,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與電位計功能相似,隨著音量 改變時運作,提供平順的音量調整,在音量到定位後此功能就會自動停止,若是用家有前級的話,也可以設定將soulution 755的音控功能關閉。 soulution 755的放大線路與自家725前級相同, 使用特訂的電晶體 之最佳化線路達到最大的頻寬(40 MHz , – 3 dB )與線性,速度反應非常快,細節完整,達到三度空間真實的聲音重現。soulution 755使用兩個專屬獨立的電源供應,分別供類比與數位線路之用,類比線路使用的電容相當驚人,超過500,000 μFarad。

soulution 755唱頭放大器

消耗功率: < 0.5 W standby, 60 W device in operation
輸入: 2 × MC unbalanced (RCA), 1 × MM unbalanced (RCA) 輸入阻抗: MC 10 Ω – 1000 Ω, MM: 47 Ω – 47 kΩ and 0 – 750 pF
輸出: 1 × balanced (XLR), 1 × unbalanced (RCA) 頻率響應 (– 3 dB): 0 – 1 MHz 總諧波失真 THD + N < 0.002% (20 Hz – 20 kHz)
訊噪比: 100 dB 聲道分離度: 60 dB @ 1 kHz 增益 (max)
MC:+ 78 dB balanced, + 72 dB unbalanced MM:+ 66 dB balanced, + 60 dB unbalanced
音量控制範圍: 0 to – 79 dB in 1 dB steps
輸出阻抗: 2 Ω balanced (XLR), 2 Ω unbalanced (RCA)
輸出電壓: 16 VRMS balanced (XLR), 8 VRMS unbalanced (RCA)
輸出電流 max: 1 A (limited) 尺寸: 480 × 167 × 450 mm (W × H × D)
重量: approx. 30 kg 連接 (remote turn-on): 12 V control signal

總代理 駿韻音響有限公司: http://www.wisesound.com

soulution: https://soulution-audio.com

原文出處: http://my-hiend.com/wp/?p=18063 

研發一部產品歷時六年,只為挖掘音樂靈魂 專訪 Soulution 總裁 Cyrill Hammer

劉:請你簡單說明Soulution的歷史沿革。

Hammer:1956年三兄弟創立SPEMOT這家公司,他們的名字分別是Sameul、Paul以及Ernst,興趣在於設計製造特殊用途馬達,所以公司名取他們三人名字的開頭SPE ,加上Motors,後來簡寫成SPEMOT。五年後工廠賣給一位投資者,不過這位投資者對經營工廠沒興趣,又找尋買家。大約十年之後,這家工廠賣給瑞士大零售商之一Coop。Coop 在1970年代對生產家庭電器用品感到興趣,開始投入市場,推出如吹風機、果汁機等等需要馬達的產品,那也是他們購買SPEMOT的主因。後來他們決定不再自己生產小家電,而轉賣其他廠牌,所以又把SPEMOT賣了,這期間大概十年左右。接手的是瑞士Jura,這也是一間製造小家電的公司,他們製造的咖啡機到今天都還很受歡迎。在這麼長的過程中,SPEMOT一直保持著生產特殊用途的馬達,另外則是生產不同品牌有關馬達的小家電。

1997年,我父親決定買下SPEMOT,父親原本就是Jura的一位經理,他是市場行銷的負責人,在Jura已經任職超過40年,也是股東之一。所以當他退休後,就決定買下SPEMOT,沒想到買下工廠二年後就過世了。當時我對經營工廠一點概念都沒有,我從事的是商業顧問工作,但我也不能丟下父親遺留的工廠不管,於是我一方面持續原來的商業顧問諮詢工作,另一方面也撥時間來看著這家工廠。後來我發現這家工廠有很多地方需要重新規劃管理,我光是這樣局外看著是不行的,所以就決定全心介入,改變工廠,2002年我正式進入工廠。當我父親買下工廠時,SPEMOT一方面替包括汽車工業、空調機在內的買方提供特殊馬達,另一方面則生產家庭廚房用品。不過我很快就發現,家庭廚房用品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低,我們無法從中獲利,所以決定停止生產這類產品。但這類產品卻占我們營業額的50%,我們必須找新的產品,第一步我們當然還是找尋特殊馬達的製造市場,與此同時我們開始發展餐廳專業用品,這就是目前我們還在生產的Paco Jet品牌,如製冰淇淋機。我們這種冰淇淋機可以在不加脂肪的條件下把冰淇淋做得很綿密、很新鮮,所以很受餐廳歡迎,他們可以加入許多水果如草莓去製造出可口綿密的冰淇淋,又不含太多脂肪。這種冰淇淋機一年大約賣出5,000部,零售價大約4,000歐元一部,目前佔我們的營業額大約40%,是我們很重要的產品。

另外一個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替汽車工業所生產的馬達價格的壓力,許多汽車廠為了降低成本,紛紛到亞洲設立工廠,購買比較便宜的馬達。我們的馬達雖然表面上貴20-30%,但是我們的馬達耐用,以使用年限算起來,我們的馬達遠比亞洲製馬達便宜。可惜的是,汽車工業終究還是屈服於價格之下,他們的消費者也不太在意品質問題,所以我們的馬達慢慢失去競爭力,必須把焦點從汽車工業移開,另外找尋聚焦產品,所以我們朝更特殊用途的方向去研發我們的馬達。

你知道要從一個領域轉移到另外一個領域不是那麼簡單,我們過去十年一直在做這個工作。我舉個例子,你看這二種馬達,傳統馬達的銅線圈是繞在轉子上面,跟著轉子高速轉動,而我們新研發的馬達轉子上面沒有線圈,線圈是繞在外框,這種方式可以把馬達設計得更精密,更多用途。例如我手上這種馬達是用在葡萄園中剪枝的電剪刀上。這種電剪刀一方面必須非常有力量,可以輕易把葡萄枝剪斷,另一方面體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重,否則不方便使用,所以馬達必須非常小,但要非常有力。此外,因為這是戶外使用,靠電池供電,所以電力的消耗必須非常低,才能維持長時間戶外工作。這些指標要同時達到並不容易,而我們可以做到。像這樣的產品我們可以做得很好,別人很難競爭,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個領域賺到更多錢。當然,我們找到這種需要特殊應用的客戶之後,要投入相當多的研發資源去設計製造這樣的特殊馬達,這也要花不少成本。

過去十到十五年, 我們改變了SPEMOT的業務重心,從原本的小家電轉移到專業餐廳製冰淇淋機,以及客製化特殊馬達領域。後來我們又想,是否可以發展第三項業務呢?我們選擇經銷音響產品開始,為何會選擇音響呢?這應該跟我的背景有關係,我喜歡音樂,自己也彈鋼琴好多年,而我的合夥人是個音響迷,他有許多音響器材,我自己也有音響器材,但還沒有他那麼瘋。我們當時就想,讓我們來嘗試看看吧!於是從代理德國Audiolabor音響製品與HMS線材產品進入瑞士著手,但因為幾個原因而不成功,主要是因為我們對音響零售業並不熟悉,而人們也對當時很有名的HMS線材開始失去興趣。此外Audiolabor音響產品的銷售也不成功,原因在於那家品牌的財務不穩,他們需要資金支援,我們投入相當多的資金去重整那家音響製造商,但最終Audiolabor還是因為缺乏資金而收攤。在代理Audiolabor期間,我們跟他們的工程師Christoph Schumann有良好的接觸,於是在工廠收攤之後,我們聘請他到瑞士,設計新的擴大機產品,這就是Soulution的開始。我們原來的構想是買Audiolabor的一些設計專利,加上工程師,應該能夠很快就推出產品上市,但事實卻不然,我們在2000年1月開始運作,但第一部產品卻一直到2005年11月才推出,那就是710立體後級,那也是我們第一部產品。為什麼研發一部產品要花六年時間呢?其實第一次做出來的原型機我們都不滿意,第二次做出來的原型機我們仍然不滿意,直到第三次我們才滿意了,這就是耗時五、六年的原因。

一般音響廠商不可能像我們一樣,花了六年時間才完成第一部產品,但我們因為有其他業務收入支撐,所以才能不惜時間成本與其他花費,只想追求完美。像我們這樣一家小音響廠家,剛開始推出的產品又只有四、五種,成本是非常高的,你把所有的成本分攤算到這少數的產品上去,就知道製造研發成本非常昂貴。後來我們想想,決定每種產品至少生產50-100部,雖然這樣的數量還不算多,但至少可以把成本分攤得比較低。即使如此,我們的成本仍然非常高,你看看我們機器裡面的做法就可以了解。舉個例子,如果像我們這樣做,瑞士另外一個著名品牌至少要賣現行的三倍價錢才行。機器內外所有的零組件都是我們特別訂製的,包括線路板、某些零件,箱體等等。

第二件產品是720前級,再來就是740、745數位訊源,還有700單聲道後級,750唱頭放大器等,這樣就完成了7系列產品。2011年前我們開始研發5系列。Bonne Dittmar接手負責發展5系列,他今年45歲,是德國人。來Soulution之前,他就已經有自己的設計公司,叫做Bonnec。他從15歲就開始設計音響產品,能力很強,可以設計數位訊源,自己寫軟體,對於擴大機設計很內行,電源供應更擅長。最重要的是,他的溝通能力很強,我們能夠加快溝通過程,縮短產品推出時間。也因為他,我們重新設計了7系列的電源供應線路,此外520前級與530綜合擴大機也都是由他設計。目前他設計的電源供應用在5系列與7系列上。

劉:聽說你們從傳統線性電源改為交換式電源,能否更詳細為我們說明?

Hammer:現在我們用在新推出的701、711後級上的電源是全新設計的交換式電源。從電源供應送出的電壓有經過穩壓,使得無論擴大機需要多大的電流時,電壓都能維持穩定。我們的交換式電源有二級穩壓,一級是是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功率因數校正級。另外一級則是交換式的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這二級都是在70kHz極高頻運作。在功率因數校正級中,我們使用Dual Phase Interleaved PFC線路與負回授,阻止電流回流進入電源供應,大幅降低高頻雜訊污染,也降低總諧波失真。我們這種交換式電源的好處是送出的電壓經過非常好的穩壓處理,可以讓擴大機在任何負載下都獲得穩定的電壓。而PWM控制線路則可讓電路擁有良好的工作狀態,以及非常快的回授環路,從而達到最高表現能力。這種交換式電源是我們跟協力廠商合作研發的,此外交換式電源所需的輸出端濾波器又會對PWM控制線路產生良好的最佳調整功能,使得擴大機在大電流狀態下產生雙倍穩壓效果,這是任何傳統線性電源供應無法做到的。我們的交換式電源是目前Hi End音響界中的一大突破,它與超過1法拉容量的電容器相連,提供幾乎無止盡的能量與對喇叭更高的控制力,這在低頻段表現上的改善非常明顯,讓低頻段更穩定、更精確,音場也更寬深。整體而言,我們的交換式電源讓擴大機聽起來更寬鬆,甚至在表現複雜以及大動態的音樂都如此。

以前,使用交換式電源的目的不外乎節省空間與成本,但卻對其他表現妥協。而我們的交換式電源在體積上來說跟傳統線性電源差不多,但成本卻高很多。以我們目前所瞭解,我們這種交換式電源沒有什麼缺點,反而比線性電源有更多優點。許多音響迷不喜歡交換式電源,但我們卻改用這種電源,紛紛問我們為什麼?而我們則回答它們,不僅是用耳朵聆聽,我們也用最精密的儀器做測試,如果我們無法量測到任何電源雜訊,能夠獲得訊噪比160dB,那就代表真的沒有雜訊存在於電源供應之中。

當然更重要的是人耳聆聽,我們也發現改用交換式電源之後,聲音有了大幅改善。如前所述,我們的交換式電源還增加了穩壓線路來控制電壓,這更是很大的影響。你知道的,一部後級如果採用傳統線性電源,而你又要做穩壓,那光是電源供應部分就會大到嚇死人,如Pass Labs的Xs系列。但我們不這樣做,例如711後級我們採用交換式電源,再加上電容超過1法拉(1,000,000MFD)容量,同樣達成穩壓的目的。這樣的做法讓交換式電源只要供應10安培電流,就可做到傳統線性電源大電流高電壓的穩壓效果,而且整體電源供應包括穩壓所佔的體積大幅縮小。這種作法已經全面在701或711上面施行。

劉:Soulution的擴大機造型落落大方,擁有帝王般權威的氣質,這是誰設計的?

Hammer:Soulution的外觀是 Greutmann Bolzern Design Studio所設計的,我認識主持人Urs Greutmann。他們是瑞士人,夫妻檔二人一起設計產品,但卻在慕尼黑藝術設計學院擔任教授。你知道德國巴伐利亞人是很挑剔的,尤其是對瑞士人,但是他們做到了。這對夫妻設計很多傑出的產品,經常得獎,我們的商標、700系列、500系列也都得過紅點設計獎。很幸運的是我們不必支付他們設計費,他們喜歡音樂也聽音響,跟我說就把你們的產品給我當作設計費就可以了。他現在擁有710與720。

劉:當你們在設計產品時,會不會跟其他廠牌做比較,想要超過他們?

Hammer:我們不太在意別的廠牌怎麼做,設計音響器材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可循,我們不會刻意去看他們使用那些科技,但我們會注意他們擁有那些功能,而這些功能是不是我們要的?我們要的是自己的聲音特質,而不是去拷貝別家的電子線路。例如在負回授線路方面,當我們在研發時,做了局部負回授線路,又做了一個回授量更小的整體負回授線路,將二者切換比較。我們發現,如果把整體負回授線路關掉,聲音聽起來會比較像真空管擴大機,對喇叭的控制力降低,衝擊性降低,聲音軟化,高頻段有點滾降。我們不喜歡那樣的聲音,但我們知道有許多用家或評論員喜歡那種聲音。最後我們還是決定施加整體負回授,原因有二個,第一個是我們不喜歡沒有施加負回授的聲音,第二個是施加負回授之後,讓線路的可靠性提升了。因為線路板上的元件不可能永遠不壞,一旦產生小問題,負迴線線路會自動校正它,這讓線路工作更安全。

劉:許多人認為擴大機一旦施加整體負回授,可能會拖慢暫態反應,你認為呢?

Hammer:或許會,但不是絕對會,就看你怎麼做。第一、你到底施加多少負回授的量?第二、負回授迴路的速度反應有多快?我們在整體負回授上只加了0.1dB的微量,而且負回授迴路的頻寬為1MHz,速度反應非常快。當然,理論上來說,無論如何施加負回授之後,速度反應都會慢一點點,但你無法聽出來。而施加負回授之後所得到的好處你卻可以清楚感受到。

劉:有些廠家會在機器上做些切換裝置,讓用家選擇不同的聲音表現,例如VTL真空管後級就有負回授量的切換裝置,你們也可以這樣做啊?

Hammer:我們知道某些器材有提供這樣的用法,例如數位訊源提供不同的濾波方式切換。我們也曾深入想過這個問題,後來我們覺得,如果連我們自己都無法決定哪種聲音才是消費者要的,消費者又如何能夠決定哪種聲音才是我們真正的聲音呢?最終我們決定自己為消費者做決定。

劉:Soulution的箱體都是又大又重,而許多瑞士音響製品的箱體是又小又輕,你們開始時是怎麼想的?

Hammer:其實我們這種又大又重的箱體來自最早的710,當時我們的構想是這部後級不要有外露的散熱片,既然如此,就必須要由機箱輔助散熱。既然要讓機箱輔助散熱,箱體就要做得很大,一方面內部空間大增加散熱效率,一方面也增加散熱表面積。而機箱表面上的細微噴砂處理,可以增加表面積,這也具有提升散熱能力的作用。此外,也因為要散熱,所以710的側面漆成黑色,因為黑色可以吸熱,提升散熱效率,跟面板的銀色不同。所有的機箱設計雖然跟美學有關,但也必須考慮到許多功能需求。

劉:你們的擴大機內部有散熱風扇,新的系列還會有散熱風散嗎?

Hammer:新的系列因為使用了交換式電源,體積縮小些,效率提升,熱能降低,已經不需要散熱風扇了。您知道的,使用傳統線性電源時,當電流需求增加時,電壓會下降,而我們的線路設定最低電壓為48V,如果電壓降到48V以下,電路就無法正常工作。為了保證在大電流需求發生時,電壓不至於降到48V以下,所以我們需要在電源供應上保留更大的供電餘裕。我們的做法是至少提供55-58V電壓,如此一來變壓器、濾波電容等都要加大很多,所以電源供佔了很大的空間。而使用了交換式電源之後,我們不必提供那麼大的餘裕,目前我們只要提供大約52V電壓就能夠穩定維持48V工作電壓。更低的電壓意謂著更少的熱能產生,這是我們能夠把風扇去除的原因。不過501單聲道後級例外,因為它體積不算大,但輸出功率跟710一樣大,熱能產生多,所以還是會使用散熱風扇。至於530綜合擴大機以後是否要保留散熱風扇,我們還在考慮,因為在有些地區室內溫度比較高,我們正在收集足夠的資料來做決定。

劉:許多音響迷其實喜歡機箱熱些,他們認為機箱越熱聲音越好聽,機箱越冷聲音越不好聽。或許你們的擴大機還是讓機箱熱些好。

Hammer:其實,擴大機使用時機身是否會熱跟靜態電流有關,如果靜態電流調得高些,機身就會熱些;反之,靜態電流調低些,機箱就會涼些。一般的擴大機在設定靜態電流大小時,通常都會先讓擴大機唱個幾天,等到機身發熱時才來決定靜態電流該調多少,這樣擴大機就不至於因為熱度過高而產生問題,這是一般使用的固定靜態電流方式。而Soulution不是這樣做,我們的擴大機裡面有自動靜態電流管理機制,當擴大機開始使用,機身還不太熱,管理機制會自動提供比較高的靜態電流。等到機身開始熱起來,管理機制就會自動把靜態電流降下來。如此一來,我們的擴大機隨時都保持在最佳靜態電流下工作,不會因為溫度變化而改變,這也促成好聲。由於我們的靜態電流調得很大,所以機身摸起來都很熱,我們的擴大機雖然是AB類設計,但大約在15-20瓦之間是在A類狀態下工作的。

劉:既然後級都改用交換式電源,前級也會改用交換式電源嗎?

Hammer:前級的電源供應目前我們還保留原本的線性電源,我們還在討論,因為前級放大的是微弱的音樂訊號,比後級更敏感,我們要確定交換式電源的雜訊不會影響到前級。例如Phono放大非常敏感,跟後級完全不一樣。第二個原因是目前我們的交換式電源體積與容量對前級而言太大了,前級不需要這麼大的電源。至於後級,由於放大的是較大的音樂訊號,所以沒有雜訊串入的問題。

劉:很多高級擴大機都把電源分開另外一個箱體,你們以後會把電源供應分開嗎?

Hammer:以市場行銷的觀點,是可以這樣做,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其他的優缺點。例如我們目前用在後級的交換式電源跟線路之間是直接耦合的,並沒有機內配線的連接,如果要把電源供應移到另外一個機箱,勢必要用連接線,這樣的做法會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呢?電源外接唯一的好處就是屏蔽良好,不會對主機箱的線路產生不良影響,這方面我們已經做得很好。

劉:我注意到你們電源供應所用的線路板特別厚,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Hammer:這是因為這塊電源線路板裡面夾著一塊厚銅板,不是銅箔。這塊厚銅板是為了分配電源之用,當作導線。此外,這塊厚銅板也可以當作元件散熱用,如果線路板上的元件太熱,熱能就會導入這塊厚銅板,加速元件的散熱。

劉:為何功率輸出級到輸出端子之間不使用機內配線,而採用厚銅片傳送訊號呢?

Hammer:我們試驗過許多機內配線,最後發現還是用厚銅片聲音來得最好。我們有做過阻尼因數的實驗,發現這一段如果使用機內配線,阻抗值會升高,阻尼因數會隨之降低,擴大機對於喇叭的控制力也會降低,所以最後決定採用厚銅片。此外,厚銅片也可以提升電流耐受力,例如我們的710後級雖然額定功率只標明120瓦,但電流可以輸出高達60A,因此也需要用厚銅片來傳輸。當然,用機內配線的好處是線材都有經過外層的屏蔽,可以抵抗干擾,尤其是高頻段。不過,我們衡量得失之後,還是決定採用厚銅片。

劉:目前有些高級後級擴大機採用二條電源線,單獨負責左右聲道供電,你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嗎?

Hammer:採用二條電源線供電,意謂著左右聲道的電源供應完全獨立,此時要考慮的問題就複雜多了。例如原本只要一組監控電源供應安全的線路現在要用二組,此外也還會有其他衍生問題。我們都可以考慮,只要有利於聲音表現,我們都樂意去改善。

劉:530綜合擴大機(125瓦,8歐姆)做得又大又貴,跟一般綜合擴大機小而便宜的原則背道而馳,你們是怎麼想的?

Hammer:一般的綜合擴大機是妥協下的產物,可能百分之九十的重點擺在功率級,剩下的就是簡單的前級與音量控制,所以可以做得小而便宜。但我們的530是一部沒有妥協的綜合擴大機,他跟501後級、520前級的線路是一樣的,只是把它們放在一個箱子裡,沒有任何偷工減料或妥協,所以必須做得那麼大。由於內部是520前級加上501後級,只是少了個機箱,所以售價也無法降低。

劉:我發現你們的編號跟BMW類似,有七系列,有五系列,難道這是受到汽車系列編號啟發的嗎?

Hammer:不!這跟汽車無關,起因是我們的設計者最早做原型機的發想。當時我們用750VA的電源變壓器在後級上,所以原型機的編號就是750。後來我們討論過,既然是750,那麼前級呢?752嗎?數位訊源呢?753嗎?這樣我們只有十個數字可以用。我們何不把第一個數字當作系列號碼,第二個數字代表前級、後級、數位訊源,第三個數字就是不同的型號。後來我們就這樣作了,所以才會有700單聲道後級、710立體後級、720前級、745 CD 唱盤、750Phono放大等等編號。現在又有701、711。

劉:為何選擇7為頂級系列?

Hammer:如果選擇8,那麼往上就沒有太大空間,所以選擇7。其實我們當初在選擇號碼時,曾詢問香港代理商的意見,他說什麼號碼都沒關係,就是不要4。我問為什麼?他說4就是中文的死,中國人忌諱這個。另外,7系列擴大機中剛好每聲道用了7個功率晶體,而5系列擴大機中,剛好每聲道用了5個功率晶體,這也是巧合。

文|劉漢盛

轉載自音響論壇 299 期

Soulution 的產品就是從裡 到外沒有一絲妥協下的產物

Soulution 總裁 Cyrill Hammer – 對於我們這樣高單價的音響產品來說,利用網路或是不透過代理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各地的代理商對於當地的民情風俗與消費習慣比較熟悉,知道怎麼樣的行銷方式最適合我們家的產品,而且還有展示與服務的工作要做,不可能都由我們來做這些工作,所以代理商制度對我們來有其必要性。

雖然我從來沒有訪問過 Soulution 的總裁 Cyrill Hammer,但卻已經感覺跟他很熟悉,因為劉總編曾經到 Soulution 的瑞士原廠做過訪問,本刊多位編輯也都做過他的專訪,加上每年音響展他不論多忙,一定都前會來參與,連此間代理商傑富的羅先生都跟我稱讚他很認真,想要對他印象不深刻都很難。劉總編在慕尼黑音響展的報導才提到 Soulution 終於推出一般人可以摸得到的綜合擴大機了,這部型號330的綜擴,每聲道在8歐姆負載下有80瓦的輸出,售價16,000歐元,雖然對一般人來說還是不便宜,但已經是可接受的範圍了。劉總編還特別說 Soulution 那間展房是「全場聲音表現最好的系統之一」,讓人對他們的新產品更加好奇。沒想到這次音響展只看到另一部新產品 511 立體聲後級,而且還是靜態展示,完全不見 330 的蹤影,讓我有點小小的失望。

詢問Cyrill後才知道,原來在慕尼黑展出的雖然已經是正式版,但還有一些細部修改正在進行中,最快下個月就會開始正式出貨,可見 Cyrill 做事之謹慎。既然是第一次見面,我們也聊了一下當初 Soulution 創辦的過程,Soulution 的母公司SPEMOT AG 是一家專做特殊精密馬達,本來是 Cyrill 的父親買下這間公司,沒想到父親過世,他只好接下棒子。後來馬達市場由於競爭激烈而開始衰退,於是他開始另闢市場。您可能不知道,Cyrill 從小就會彈鋼琴,他一直很喜歡音樂,所以選擇了進口代理德國的音響產品做他們的新事業,可惜經營得並不成功。

但因為這個緣故認識了 Audiolabor 的工程師 Christoph Schumann,於是在2000 年成立Soulution,但卻在將近六年後的 2005 年才推出第一部產品710立體後級,奠定了往後 Soulution 的基礎。2011 年,他們開始研發相對便宜的5系列產品,同樣獲得好評。

雖然這次音響展沒看到 3 系列的產品,但我還是要問 一下他為何要研發這個系列。他說本來他們推出5系列的原因就是希望它們的產品可以接觸到不一樣的消費族群,但沒想到根據他們的銷售成果看來,會購賣5系列的人還是原本7系列的那一群人,所以它們決定再推出更便宜的系列,讓整個級距拉得更大。Cyrill解釋道「因為7系列對一般人來講屬於天價級的產品,我們雖然已經盡力降低成本做出5系列,但售價還是太高。不過5系列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負擔相對輕一點,所以會考慮將這個系列作為家中的第二套系統。」Cyrill繼續說「雖然 3 系列的售價大幅降低,但是我們對於聲音表現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妥協的。我們的做法是盡量簡化,減少元件的使用量,但元件的品質卻不妥協,出來的結果連我們自己都驚訝,因為電路與元件的減少,聲音表現竟然更好了,但是當然驅動力方面會受限,但這樣就有更多人可以享受到音樂的美好。對我們來說,也是美事一樁。」聽他這樣一說,我又更加期待早一天見到Soulution 3系列的產品了。

(文|書世豪)

轉載自 音響論壇 149

頂班中的頂級 Soulution 746+ SACD機

文―梁錦暉

折實零售價五十五萬五千元的Soulution 746+ SACD機今次進駐《音響技術》試音室,難免令人有一種強勢挑戰的感覺,對手當然是已經服役超過兩年的參考SACD/CD重播組合dCS Vivaldi,雖然兩者的價位不是相差很遠,而且同樣能夠重播CD和SACD,但不同的地方絕對比相同的地方多,包括聲音的取向和性格。你也可以說,當一部SACD/ CD機去到這個價位,基本的音響效果沒有理由達不到頂班級數,分析力、層次感、細節量、頻率兩極伸延,音色平衡度、動態及其變化速度等都接近無懈可擊的水平,所以如果要求我在 Soulution 746+ 和 dCS Vivaldi之間揀選一部,我會以它們的音色和性格入手,再根據自己的口味決定。

即使我說過兩者的音色平衡度同屬極高,但它們播出來的音樂仍予人不同的感覺,畢竟世上沒有兩部不同牌子的CD機音色是完全一樣,正如同一把 Stradivarius 小提琴在不同的音樂廳中演奏聲音聽起來也不一樣。在重播一張近期人氣指數極高的Sukie「聽聽」,Soulution和dCS已經給我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Soulution演繹的Sukie,是充滿熱情,你可感受到她內心對音樂的渴求,每一首歌都帶出一份發光發熱的氣息,dCS演繹的Sukie,卻給予人一種輕鬆自然,無拘無束的感情,每一首歌均能令你聽得舒服暢快;雖然兩者在細節重現的表現上不分高低,但在重播人聲時顯露出如此不同的性格我也感到有點意外。

就算是重播純樂器,沒有人聲的錄音!我也聽得出這兩頂班之作有著相當明顯的取向分別。就以錢國偉大師最新的「晌仁和」中的《八音和》,Soulution 746+就給予人一種極強調分析力和微動態重現的取向,而且有一份我以前在此碟未感受過的迫真。《八音和》是試小規模樂器定位的最佳示範工具之一,由於樂器之間相對位置極之接近,器材要將它們播得有前有後、有左有右並不容易, Soulution 746+ 將它們位置重現得十分清晰,位置之間沒有半點「陰影」和「模糊」,取向跟Esoteric旗艦SACD/ CD播放器Grandioso PI/DI+分相似。

說起樂器重播,我發覺Soulution 746+重播鋼琴有一種難 以用筆墨形容的真實感,例如我手頭上有一張由世界著 名鋼琴家陳薩演繹兩首蕭邦鋼琴協奏曲的PentaTone錄音 (PTC 5186一341), 鋼琴部份在Soulution 746+ 的重播下,音色晶瑩得像鑽石般通透,低音部份的泛音「鋼水」十足,我深知這些「鋼水」味道只有分析力頂班的CD機才會表現得到。從前聽此碟我不怎留意到陳薩十根手指控制力度的功架,如今聽到琴音之間的微細變化,真的有黑占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十分興奮!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有人會 [大拿拿] 用五十多萬買一部SACD機,我會告訴他,一部頂班機最令人嚮往的是它有能力駕馭一眾「考牌碟」。今次我用了一張同是PentaTone 出版的蕭斯塔高維契C大調第七交響曲(PTC 5186-511), 由Paavo Jarvi指揮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用一部十萬元或以下的SACD機播此碟,跟用Soulution 746+這級數的機種來播完全是兩碼子的事,因為錄音的動態實在很大,而且變化速度高,SACD機未必能夠跟得貼,效果會有拖泥帶水和侷促的感覺,但用Soulution 746+ 卻能將樂曲的火藥味、刺激感引導出來!加上它把錄音場地的堂音巨細無遺地重現出來,很容易便感受到在偌大的空問中樂團如何發揮澎湃而又具活力的氣勢,對於一個古典發燒友來說,尤其是鍾情於柴可夫斯基、蕭斯塔高維契、馬勒、華格納一類作品的,Soulution 746+的吸引力完全是無可抗拒!

轉載自 “音響技術” 409 期

頂班名單之列 – Soulution 746+SACD/CD 機

文―Lee388

Soulution這個瑞士Hi-End級音響器材品牌,無可置疑是近年在發燒圈其中一個聲名鵲起得最快的 Hi-End品牌,而且Soulution器材一直奉行貴精不貴多的策略,所以他們的器材可謂件件精品。

而今次在[音響技術]試音室試聽這部 Soulution 746+ SACD/CD機,絕對可以稱為精品中的精品,因為這部 Soulution 746+是限量生產20部,今次有機會試聽也是因為廠方為了趕及香港「視聽展」而特別安排了一部到香港,所以能夠近距離接觸和細聽,使我感到非常雀躍。

在我熟悉的環境下聽這部超級分體電源式 746+ SACD/CD機,(為何我稱為超級分體電源?因為只要看到746+ SACDICD機的分體電源機身與主機同一樣尺寸,比起一般前級的分體電源體積還要大,所以無法不用“超級”來形容。)一開聲已經被這部 746+ SACD/CD 機的密度感所吸引,就是因為這種極強的密度,營造出一種極為真實的人聲質感,播放這張聽說是以原裝母帶送到Abbey Road 錄音室重新製版的「淡淡幽情」,這首“獨上西樓”一開始就是鄧麗君的清唱,這種彷如真人般,歌聲就從一對揚聲器中間瓢逸而出,這種真實感使我即時有毛管直豎的感覺,幸好聽這首歌時,已經過了農曆七月十四!大家可想而知 746+ SACD/CD 的質感和密度如何高強。

746+ SACD/CD 機除了優異的密度感外,低頻也相當結實,而且是有層次和有變化,我從以下兩張CD就能完全感受得到。找來這張由馬友友和Itzhak Pen-man有份演奏的「藝仗回憶錄」電影原聲大碟,這張CD有幾首歌曲內包含了不少低頻訊息,不過這些低頻不是埋身抽擊這類,這是深沉暗潛的低頻,這是考驗訊源對低頻的解析力,不過這方面絕對考驗不到 746+ SACD/CD機,它有能力把所有訊息交代出來,反而配合的後級和揚聲器稍有偏差,會有機會播不出這些珍貴、微弱的低頻,當然在「音響技術」試音室的一套參考組合,絕對是巨細無遺。另一張是小澤征爾久病初癒後的最新錄音,帶領Saito Kinen Orchestra 演奏Ravel的歌劇,我選來此碟最後一首是Ravel的 “Alborada del gracioso”,這首音樂動態強勁,而且要 求器材瞬態反應快。在 746+ SACD/CD 機播放下,這種突如其來的大動態低頻,真的拳拳到肉,快上快落,絕無拖泥帶水,我相信有這樣絕頂的表現,必定與746+ SACD/CD有強勁電源作為後盾有關。

與 Soulution 746+ SACD/CD 機相處了多天,知道播放一般CD已經相當厲害,當遇到製作精良的SACD更加可謂如虎添翼。我播了一張 Stockfisch出品的DMM- CD/SACD Vol.2 的單層 SACD版,音樂一響起,已經感到一種純美、清澈的聲音,好像把錄音與播放之間的隔膜消除了,音樂晶瑩剔透感強烈,人聲焦點精確與背景音樂構成的層次感也相當突出,不過當遇到一些原本錄音不太好,又或者製作不認真的SACD, 746+ SACD/CD 機亦會毫不留情,鐵面無私地把錄音的缺點展露出來,絕對不會為這些不良錄音塗脂抹粉。

老實說要成為當今最頂班的 SACD 或 CD機,分析力這一個環節是非常重要。起初接觸 746+ SACD/CD 機時,我感覺它是不太強調分析力這部份,使我有點懷疑 746+ SACD/CD 機能否躋身於當今最頂班之列,不過慢慢細味之下,發覺原來 746+ SACD/CD 機不是以誇張手法來表達分析力,不會以一種霎眼嬌的方式,把一些無關重要的細節過份放大,這是採用一種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的方式。其實要使人感覺好像很高的分析力,只要把高頻量感微微提升,就輕易使人產生高分析力的錯覺,而 Soulution 廠方為求傳真和平衡,所以捨棄這種技倆來取悅發燒友。就如播放這張Esoteric版 Arthur Grumiaux 拉奏莫扎特第三及第五小提琴協奏曲SACD, 746+ SACD/CD機絕對能清楚交代Arthur Grumiaux各種弓法和變化,可以清楚聽到細膩、優雅的琴聲,小提琴有種馥郁芬芳的古典味,給予一種極具文化氣息,聽畢Arthur Grumiaux這張錄音後,我突然想到 746+ SACD/CD機的特性真的有點像 Arthur Grumiaux。

結語
當今最頂班的 SACD 或 CD 機有那幾部,如大家是本刊的忠實讀者應該良中有數,因為我們大部份司有試聽過。今次有機會試聽了這套 Soulution 746+ SACD/CD 機後,我認為這個頂班鴐名單內可以加添多一部。如大家喜歡Arthur Grumiaux 這類型的小提琴家,我相信 Soulution 746+ SACD/CD 機應該合閣下的口味。

轉載自 “音響技術” 409 期

SACD/CD 播放機的顛峰之作 – 瑞士Soulution 746+

文―大草

要建立一個音響品牌的名聲絕對是高難度動作,特別是位列Hi-End殿堂的極品級名牌,生產的每一件器材不但會備受音響界各方注目,同時也會成為品牌擁躉追捧的對象,所以他們在推出新產品之前都會經過深思熟慮,對於產品的功能、外觀、線路設計、元件的選擇和佈局,每一項細節都會再三推敲才付諸實行,只有嚴謹和認真的工作態度才會令用家信服,同時也令發燒友甚至業內人仕讚賞。來自瑞士的Soulution正是一間能夠在短短數年時間,便成功在高端音響市場建立起極佳名聲的Hi-End音響廠家。

揚名立萬
Soulution的兩位老闆Cyrill Hammer與Roland Manz都是不折不扣的發燒友,他們在1997年收購了瑞士老牌馬達工廠Spemot之後,便集中力量生產汽車和工業專用的高級馬達,生意好到不得了。在2000年,Cyril―和 Roland創立了Soulution,並且聘請T德國Hi-End音響品牌Audiolabor的總工程師Christopher Schurmann為他們專注設計和監督生產全新理念的高級音響器材,而且是抱著不惜工本的態度和不設下時間限制,結果Soulution的第一款產品720前級和710後級要在2006年才正式面世,由於這套前、後級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研發和花費大量光陰才成功製作的產品,而且叫價也不便宜,自然惹來四方八面的關注。不過我見証音響圈這麼多年來,只要品牌的負責人真正熱愛音響和用心來開發器材,在市場上瞬間揚名立萬的例子實在是屢見不鮮,而Soulution更是一個超級成功的例子—當720前級和710後級推出市場後不久,便已經獲得歐洲和亞洲的音響天書大讚,譽為質素超群和物有所值的晶體管放大器。經過連續幾年在CES亮相之後,這套前、後級和跟著面世的740 CD機,亦成功得到美國音響天書的高度評價,自此之後,Soulution儼然成為製作精緻而且音效高超的極品級石機品牌新貴!隨著700系列的其他新型號與及[略]為便宜一點的500 系列相繼登場,Soulution在Hi-End音響界的名聲持續穩步上揚,縱然Christopher在三年前離開了Soulution, 但經驗豐富的設計團隊已經完全肩負起開發新機種的任務,746 SACD機、725前級、711後級和701單聲道後級先後在CES和慕尼黑音響展大放異彩,並成功贏得一眾 Soulution擁躉的歡心便是明證!Soulution的最新產品是剛剛面世的746+ SACD機“

事先張揚
由於廠方事先張揚746+ SACD機只是限量生產20套,而且是背負著746這個旗艦型號,所以毫無疑問它的設計應該是746的變奏。眼前的746+當然同是分體電源設計,事實上主機仍然是採用746的機殼,而且左下角也是印上Soulution 746這個型號,甚至連用家手冊亦只是附上 746那本,兩者最大和最明顯的分別是體積和主機同樣大小的巨型分體電源機箱!而746的分體電源機箱只有一半 的高度!要詳細了解746+SACD機,當然先要從外觀講起。

或許發燒友會覺得有點奇怪,Soulution是最近幾年在Hi- End音響界竄紅得極快的瑞士品牌,每一件產品面世,不論是前級、後級、CD機還是唱頭放大器,都能夠憑著精緻造工和超卓音效令一眾用家信服,但這些器材的所有型號都有著一脈相承的近似模樣外觀,甚至是新舊兩代的機種也要憑著印在面版上的型號才能分辨開來……其實這個方方正正的簡潔外型設計是出自瑞士著名設計公司Greutmann Bolzem Design Studio的手筆,驟眼望望或許有點平平無奇,不過卻有種愈看愈耐看的典雅感覺,難怪Soulution這麼多年來都沒有打算為這幾個熟口熟面的外型設計作出任何重大改變。

造工精緻
外觀喘feel與否或許會有點主觀成份,但機殼的造工精緻漂亮那就肯定無可爭議。面板、頂蓋、底板和兩邊側板都是選用10mm厚的實芯航天級鋁合金板經過準確車製和精細打磨之後組構而成,主機的面板只有必須的裝置:65 x 150mm的黑底紅色LED字體屏幕,右邊一排6粒小按鍵,功能分別是電源、開關抽屜(停機)、前一首I快速回轉、播放I暫停、下一首/快速前進與及程序,按鍵對上是抽屜出入口,右邊是負責選擇的鋁掣按鈕。按動和扭動這個旋鈕同樣可以操作這台SACD機的基本功能!不過配合程序按鍵便可以操控重複、相位、數碼輸入/輸出、時鐘輸入I輸出、LED字體光度和SACD/CD層選擇等這些隱藏功能。屏幕的紅色LED字體大小和排位適中,就算是我的一雙老花眼在遠距離也能夠娣得一清二楚,抵讚!

 

背板的設備同樣是簡潔分明:左邊是接駁分體電源供應的模擬和數碼線路獨立電源插座,中間是單端RCA和平衡XLR模擬輸出各一組,右邊頂部是時鐘輸入/輸出BNC 端子,對落是數碼輸入和輸出各4組端子(SPDIF-BNC、SPDIF一RCA、AES/EBU 和 Toslink)。

表現更佳
貴為Soulution的旗艦SACD/CD播放機,746+的設計與用料當然是精銳盡出。主角之一的雷射機芯是選用Esoteric的VOSP UMK- 5,毫無疑問,UMK-5是Esoteric 的優秀產品,同時也是音響市場上有數的高質雷射機芯,不過各位讀者或許會和我一樣感到好奇,以746+這個極品級數的機種,為什麼不向Esoteric訂購更高級的 VRDS-NEO雷射機芯呢?廠方的回應是VRDS-NEO機芯須要整份原封不動地移植到746+身上,他們的工程師不能夠對這份機芯作出任何改動,但UMK-5的設計卻容許他們作出很多提升表現的針對性摩改,例如機芯安裝在厚身的銅製底座上,並且加裝適當的阻尼墊片來達致理想的隔震效果,所以他們認為現在746+身上的UMK-5 比起安裝VRDS-NEO在音效上會有更佳的表現!

除了讀取SACD和CD碟的訊號之外,746+的4組數碼輸入還可以對應PCM (16bit/32kHz-24 bit/192k Hz) 和 DSD (1 bit/2.82MHz通過DoP) 數碼流。所有接收到的數碼訊號都會通過強力的32bit浮點架構SHARC DSP芯片,以最高精準度作8倍升頻至DXD (24 bit/352.8kHz 或 384kHz),SACD 的 DSD數碼流則會在升頻過程中先轉換為 PCM數碼流。

精闢設計
每一份D/A轉換線路都需要一份模擬低通濾波器來壓抑高頻噪音和混疊訊號(Aliasing Signals),因而增加高頻的相位偏移。746+採用模擬3階巴素爾濾波器(Bessel-filter),雖然截止頻率為較高的 120kHz,但仍然會在音頻範圍出現15′ 的相移,所以Soulution特別開發出獨有以DSP為基礎的零相技術 Zero-Phase Technology,在數碼訊號進入D/A解碼 芯片之前把潛在的相位誤差預先作出修正,當訊號通過D/A轉換和低通濾波器之後,這些誤差便會抵消掉,所以746+最終輸出的模擬音樂訊號的相位偏移是低於V (20 H z- 100kHz)這個驚人數字!沒有受到相位偏移影響的音樂重播自然更傳真傳神。

746+每聲道獨立採用一份D/A轉換線路,D/A解碼芯片是Burr-Brown 1792,而且只是使用最高384kHz的D/A轉換部份,芯片內置的升頻和濾波功能都棄而不用,並且以雙單聲道模式運作,四份電流訊號通過以最高 100MHz高速運作的―-v轉換器轉成電壓和濾波,這個電流I電壓轉換級令746+在模擬區域有極佳的訊噪比和動態範圍。

746+除了內置準確度極高的晶振時鐘(誤差少於0.01 ppm)之外,還擁有特別設計的時鐘線路和相鎖環路,能迅速和準確地鎖定其他輸入的數碼訊號。

746+的模擬輸出級同樣是不惜工本之作,基本上是與720前級的設計相同(包括電源供應)!它是全對稱式設計,全A類放大,輸出阻抗只有2Q,頻寬高達 40MHzc3d B),它的單端RCA和平衡XLR模擬輸出級均是獨立設計,確保兩者擁有相同超卓音效。

超級電源供應

其實以上746+主機的各項設計剖析,在746主機的身上是同樣適用,不過Cyrill Hammer曾經對香港代理私下透露;746+主機內的某些關鍵元件是採用一些更高級或挑選程度更嚴格的貨色,只是不會對外透露詳情而已。相反,746+的超重量級設計外置電源供應卻是它的主要賣點!電源供應機箱內置5份電源供應線路分成三個獨立部份,分別供電給SACD/CD雷射機芯,數碼線路和模擬線路!每一個部份都設有多重濾波網路,以防止這三個部份互相干擾。這三個部份以模擬線路最為重料,廠方聲稱以製作放大器的方式來設計這份超低噪音和超級穩定的電源供應,漣波電平低於0.01 uv,並且採用超過 580,000 uF的電容儲備,電容器選用德國Mundorf音響級的精品,退耦電容更是M Cap Supreme金銀膜油浸電容!老實講,有不少音響名牌的放大器也沒有如此重料的電源供應。而雷射機芯與數碼線路的電源供應也是充滿誠意的重料設計。至於三條連接746+主機與分體電源供應的多芯直流電源線,也是採用瑞士發燒線廠Vovox生產的旗艦級線材 textura fortis!

衷心喝采
配搭746+SACD機的器材是本刊寫手了然於胸的參考組合:Dan D’Agostino的Momentum前級+Audia Flight的Strumento n08單聲道後級(配上NBSIII+電源線)+ Dyn audio的Evidence Platinum揚聲器,全套線材是Nordost的Odin2。經過兩星期的徹底熱身之後!我和一眾寫手兄弟都為746+的精彩演出衷心喝釆!聽這套 Soulution的旗艦SACD機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它重播的聲音有很強的音樂性,只要錄音有水準,它一開聲,你便不會再刻意去留神現在聽的是SACD還是CD(聽SACD的時候顯示屏只會在曲目號碼前加上一個S字,非常低調),不過只要你稍為專注一下,便會發覺我們發燒友非常注重的各項音響細節不但全無遺漏,而且更是以一個難以挑剔的超卓境界重現,效果著實令人讚嘆!例如播放近期大熱的UHQCD示範合輯內潘小芬演唱的〈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這是一首改編自歌劇「卡門」一首詠嘆調(Habanera〉的中文版本,旋律當然是耳熟能詳,但潘小芬卻演繹出一種全新的味道,她的嗓子清晰通透,音域廣潤,唱腔生動調皮,唱功深厚。746+把潘小芬演繹的卡門重播得栩栩如生,聲音有如出谷黃鶯般動聽,她把卡門那種任性、敢愛敢恨、嬌嘖和風情萬種的媚態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伴奏亦見功架,亮麗的小提琴獨奏與清脆的手搖鼓,以至絃樂組的豐滿演奏都把潘小芬襯托得活靈活現,令你聽得心花怒放。

疑幻疑真
聽絲路的DMM SACD版本「四季」,瑞士Divox這個唱片品牌的出品一向是發燒友的信心保證。意大利「馬卡音樂家合奏團」以古樂器奏出我們聽得滾瓜爛熟的小提琴協奏曲,聲音美艷得不可方物,746+的超級分析力把每一把提琴的獨特音色都清晰分辨開來,我毋須把音量開得太大,便能夠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和古鍵琴時而獨奏,時而合奏的和諧優美樂章重播得非常動聽,聲音的密度極高,微動態充裕,整個樂團的形態,樂手的動靜與及團員之間的協調性都清晰得有如目睹,我們一眾兄弟都嘆為聽止!

聽「2015原音精選」,張學友深情演繹〈怎麼捨得你〉歌神的清澈動人嗓音令人聽得感動,蘇德華的結他伴奏更是玩得精彩,雖然你會清楚聽見勾彈絃線的細節,絃線的金屬質感與及結他音箱的泛音和共嗚,但746+那濃郁的音樂感都會把你帶進美妙旋律和精妙的歌曲意境之中,實在厲害!

結語
和 746+ 相處的日子實在是陽光燦爛的時光,我和一眾寫手兄弟都聽得非常愜意,Lee388兄和梁錦暉兄都嚷著要執筆寫聽後感,就讓他們繼續向各位看官道出 746+的過人之處。折實零售價 $555,000 絕對是一個昂貴的價錢,但只要你用心聆聽,加上理智分析,它還是物有所值。

轉載自 “音響技術” 409 期

Soulution 511 – 音響論壇

寬厚沉穩、溫潤順耳的後級
我聽過許多瑞士音響器材,幾乎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聲音特色,沒有二個品牌是聽起來一樣的。 Soulution走的不是華麗風,而是樸實內斂的個性,這種個性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搭配喇叭的範圍很廣,而且即使在硬調空間中,也不會讓人人得高頻有侵略性。

什麼是好器材?這個問題很簡單,但答案可能有千百種。對我而言,答案真的很簡單,那就是拆下之後會一直念念不忘的,那肯定就是好器材。Soulution511就是一件這樣的優質後級。

Soulution 是瑞士廠家,我曾經去採訪過,公司名 Spemot (Special Motors) corporation 規模不小,專門生產特殊馬達、電器產品,以及特殊客制化產品等等。音響部門是其中獨立的一個部門,稱為 Soulution,這是二位老闆 Cyrill Hammer 與 Roland Manz 另外創立的。因為他們二人都很喜歡音樂跟音響。與其他瑞士音響廠牌相比,他家產品的外觀設計相對保守,而且並沒有驚世駭俗的設計,但是看趄來很順眼,端端正正,沒有稜角,圓邊設計透露著友善與溫潤的氣質。

高級交換式電源
Soulution目前產品分為 3、5、7系列,3系列是入門級,7系列是旗艦級,5系列居中。7系列沒有粽合擴大機,5系列與3系列都有。7系列與5系列都有DAC,但只有7系列才有SACD/CD唱盤,5系列與3系列竟然都沒有SACD唱盤,也沒有CD唱盤。7系列與5系列都有前級、立體後級、單聲道後級,3系列只有前級與立體後級,還有綜合擴大機,沒有訊源。7系列與5系列都有7種產品,3系列隻有3種。從這樣的產品分佈中,可以窺知重心還是放在5系列7系列。今天的主角是5系列的511立體後級。

您知道 Soulution 最讓我佩服的地方在哪裡? 有二處,一處就是他們大膽採用交換式電源,另外一處就是立採體後級、單聲道後級的阻尼因數高達10,000。為何採用交換式電源會讓我佩服呢?君不見大部分Hi end擴大機都強調採用傳統線性電源,大部分音響迷也認為傳統線性電源才是高級擴大機的王道。可是,Soulution 卻大膽在後級採用交換式電源,這不是反其道而行嗎?我在採訪原廠時,他們就秀出「巨大」的交換式電源給我看。什麼? 交換式電源不是不必採用大環形爨壓器嗎? 怎麼能說「巨大」呢? 沒錯,真的很巨大,而且很重,根本不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交換式電源。Soulution 採用的這種交換式電源比傳統線性電源還好嗎? Soulution 的老闆 Cyrill Hammer 斬釘截鐵告訴我,比他們以前用的線性電源更好,所以他們才會全面更換採用。

阻尼因數超逼10,000
另一項我佩服的地方是阻尼因數高達10,000以上。他家擴大機中,除了3系列的綜合擴大機與立體後級阻尼因數標示5,000以上之外,其餘5系列與7系列的所有擴大機都標示10,000以上。阻尼因數10,000以上是什麼概念?一般真空管機的阻尼因數大概都在100以下,一般晶體擴大機的阻尼因數大約幾百,能夠上1,000 的已經不多見但 Soulution的擴大機阻尼因數競然高過10,000。

阻尼因數是什麼?就是喇叭負載阻抗與擴大機輸出阻抗的比值,例如喇叭的負載阻抗是8歐姆,如果要達到阻尼因數10,000,不計線材、端子的阻抗值,擴大機的輸出阻抗就隻有0.0008,這是多麼低的輸出阻抗啊!一部擴大機的輸出阻抗那麼低,在理論上意謂著有必要時可以輸出很大的電流。不過,想要輸出很大的電流,不是光靠
輸出阻抗很低就能成事,還必須有很強壯的電源供應才行·否則那麼高的阻尼因數隻是宣傳數字而已。Soulution擴大機的超高阻尼因數是宣傳數字嗎?當然不是!這也是為何 Soulution 要換用又大又重的交換式電源的原因。

高阻尼因數的好處
說了半天,到底阻尼因數高有什麼好處?除了代表可以輸出大電流之外,也代表對喇叭的低頻擁有更好的控制力。一旦對低頻擁有更好的控制力,低頻段的解析力、暫態反應表現都會提升,失真也會降低。或許您會說,我用了那麼久的真空管後級,也不覺得阻尼因數低有什麼壞處啊! 只要遇上嚴苛的低頻考驗時,當場做 AB 比較立刻便知。阻尼因數高的擴大機不僅對低頻的控制力與解析力有優異的表現,對音場內各種樂器的層次,定位也大有幫助,樂器、人聲的輪廓更有3D感,層次拉得更開,樂器之間的相互干擾好像降低了,使得音場中所有樂器的聲音都變得更清楚,這是我的經驗。

Audiomax 唱片公司不是大公司,但卻仍然有珠玉。Imre Szechenyi 是1825年生於維也納的外交官,俾斯麥時代,他任德國大使。雖然不是職業作曲家,但業餘作品 Six Romances 卻很好聽。這是女高音與男中音所唱的歌曲,喜歡音樂的人不要錯過。

回頭來說511,511的外觀延續他家擴大機的傳統設計,從正面看高度相當高,面板上下都做成弧形,面板上有一個小顯示窗,三個小按鈕,以及一個旋鈕,看來素雅。散熱片雖然分置左右二邊外露,但因為面板的寬度遮過左右二邊的散熱片,所以看起來不具侵略性。為了讓被面板遮住的散熱片有良好的散熱能力,頂蓋上方有開通氣槽,讓熱空氣能夠往上對流,提升散熱能力。

511 的面板顯得樸素內斂,線條看起來很舒服。雖然是立體聲後級,但面板上有個小顯示窗與旋鈕,旋鈕並非調整音量,而是操作控單用。

來到背板,可以看到四個大喇叭線端子,很好使力。所有的訊號端子都是 XLR 平衡端子,分有 In 與 Out,所謂 In 當然就是接駁從前級來的訊號,Out 呢?您想做Bi-Amping 雙擴大機療法時,音樂訊號可以從 Out 送出到另外一部後級。除此之外還有Link in/Out 端子,那是與前級連動開啟電源用的背板上還可以看到二個小扳手地線迴路開關,如果沒哼聲就不管它,有哼聲就扳到另外一邊,應該可以解決哼聲問題。

背板 – 511雖然是立體聲後級,不過可以切換單聲道機使用,或兩擴大機使用,分別推高中音與低音。

可切換單聲道使用
511是立體後級,不過也可以切換成單聲道後級使用,切換處在面板的Program選單中。如果當成單聲道使用,隻能使用左聲道輸入端,此時右聲道輸入端不會啟動。假若當雙擴大機療法使用,同樣也是隻有左聲道會動。當您把511,定位在立體後級時,喇叭線接法按正常接法。當單聲道機使用時,隻接左右喇叭端子的正極,此時左聲道的正極是+,右聲道的正極是-。如果是雙擴大機療法,左聲道喇叭端子可以定位成推中高音,右聲道喇叭端子可以定位成推低音,也就是說一部立體511推一支喇叭,此時喇叭也必須有Bi-wire設計,這樣才能使用雙擴大機。

回頭來說面板的操作。511有一個旋鈕,那並不是音量旋鈕,而是操控Program設定的旋鈕。面板上那三個小按鈕由上而下分別是Mute、Prog與?Power,靜音與電源大家都知道,Program 就是選單設定。操作方式很簡單,按下Prog鈕之後,就要利用那個旋鈕來變換選單,內中有 Start Mode、Amp Mode、Bright、Remote ID 與load Def 等選單,其中重要的就是定義 Amp Mode,內含 Stereo、Mono與 Dual (雙
擴大機),一般使用要選Stereo。

511 有自動保護機制,如果輸出端輸出超過 60安培電流,就會自動關機。此外如果電源供應發生問題,也會自動關機。老實說我很難想像 511的輸出端能夠輸出 60安培的電流,不過看說明書這麼寫’應該是真的。

線路承襲自旗艦
511的內部線路承襲自711與701(單聲道機),不過511重量大約30公斤,711同樣是立體機,重量卻達65公斤。既然線路設計一樣,重量怎麼會差那麼多?當然是電源供應與濾波電容的差別。711的濾波電容量是1,000,000uF,而511卻剛好隻有一半500,000uF。

500,000uF 電容量是什麼概念? 搭配上四組 600VA交換式電源,瞬間可以輸出高達2400瓦的功率,還有60安培電流(限制在45安培以內),輸出達到每聲道 140瓦 (8歐姆負載)。老實說,如果隻有 140瓦輸出,根本不必用到那麼大的電源,顯然 511的電源餘裕是很大的。而且,為了獲得最穩定的電源供應,511內部分為十組電源供應,每組之間以光學連接器連接徹底擋住雜訊的相互干擾。這樣還不夠,在功率輸出殺之外,511還擁有六組高速低雜音的穩壓線路,讓供電更為穩定。最後511的輸入端與輸出端都還有高品質濾波器,更進一步阻絕雜訊。當然,為了挺得住高達60安培的電流,511的電源與輸岀端都採用銅片作為連接,而非一般細細的電線。而在放大線路方面,Soulution 一向自豪於自家的無負回授迴路作法。我們都知道放大線路用負回授的好處是可以增加頻寬、降低失真數字,等於就是加了味精之後清水也會變雞湯。然而負回授明顓的會拖慢暫態反應,也會增加相位失真,所以頂級擴大機都會宣稱不使用負回授。不過一般宣稱不使用負回授是指整體負回授而言,局部負回授還是難免。無負回授迴路的好處是降低喇叭傳來反電動勢的影響,同時也提升暫態反應,還有相位也更精確。Soulution宣稱使用無負回授迴路,而頻寬竟然還能雜持 0Hz-800kHz (-3dB),這是他家厲害之處。

推力特別好
聆聽511的場地在我家開放式大空間,此間代理商送了520前殺作為搭配。數位訊我用 CH Precision D1SACD 唱盤·喇叭則意外的發現原來511 跟 Dynamikks! Monitor 10.15竟然是那麼搭。為何我說那麼搭呢? 第一、它把低頻控制得很好,而且推力夠,這是我第二次感覺? Monitor 10.15的低頻表現超出我一般聆聽的水準。第一次呢? 我用Sower SAT-150來推時,同樣也讓我對這對喇叭的低頻表現刮目相看。我的意思是,原本我買這對喇叭時,並不期望這種骨董經典設計的喇叭會有很低沉的低頻,通常這類喇叭的低音單體尺寸雖然很嚇人,有15寸之大,但這種低音單體並非強在軟Q的低頻或很低沉的低頻,而是速度反應很快的短促低頻,所以用這種喇叭聽爵土樂特別對味,聽流行音樂時,低頻就覺得少了軟Q的迷人味道。當然,我知道這種軟Q的低頻是錄音時泡製出來的,但聽流行音樂不就是需要這種低頻嗎?

可是,當我用511推它時,Monitor 10.15 的低頻不僅還能保持快速的暫態反應,聽爵士樂時還是夠味,聽流行音樂 (電子合成器的低頻) 時,這對喇叭竟然也能表現出軟Q、低沉的低頻,而且往下催逼得很低沉,這就讓我喜出外了。

用巴霍巴利王測試
第二個讓我覺得511跟 Dynamikks! 很搭的是,中高頻段與高頻段收斂了一些,而這「一些」剛好就讓這對喇叭的直接粗礪感消失,而且整個高頻段的音質顯得比以前美。這種音質的美很難以文字來形容,總之就是感覺一切的純度增加了。或許我這樣說才比較正確:這種靈敏度高的喇叭很容易暴露岀擴大機的缺點,包括音質等。所以,一旦換上音質更好的擴大機,喇叭馬上很清楚的表現出更好的音質。就這樣,511跟 Dynamikks! Monitor10.15 搭上了。

我是聽哪張軟體察覺岀511對低頻的推力與控制力優異呢?「巴霍巴利王」電影原聲帶上集第一首。此處有很棒的鼓聲·音響迷聽了保證愛死不過,用不同的擴大機去推,會聽到不同的鼓聲表現。除了鼓聲表現之外,合唱聲音的強勁更是大考驗,此處很容易讓音場混成一團,失去該有的清晰層次感。511推趕 Dynamikks! 喇叭時,不僅鼓聲強勁、龐大、凝聚,而且鼓形清楚、有彈性。更棒的是511把音場中的層次挫制得很好,不會亂,即使音壓大,耳朵還是不會感受到離亂的壓力。我相信這樣的表現跟511那超過10,000 阻尼因數絕對有關。

音質好
我又是聽哪張軟體感受到511的音質把整套音響系統拉上更高處呢? 其實我聽過的每張軟體都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音質整個提升了,不過最簡單聽出的是鋼琴與女高音,男中音的演出,那是Audiomax 唱片所出版的 Imre Szechenyi Six Romances。這張SACD我很喜歡,無論是錄音或唱功都很棒,不過作曲家可能認識的人不多,所以我一直沒有公開介紹。隻有女高音、男高音與鋼琴 (還有現在少見的木管樂器 Csakan),只要您放鬆全身肌肉,輕鬆的享受音樂,就會馬上感受到整體音質都提升了。嗓音的音質提升很難聽出來嗎?人聲是我們最熟悉的聲音,我們自己也會唱歌,任何人一聽就知道嗓音的音質有沒有提升,不必多費文字來形容。

另外一張一聽就知道音質提升的軟體是蘇顯達所演奏的「古典台灣風情」。這張CD隻有小提琴與鋼琴蘇顯達錄音時用的小提琴是奇美基金會出借的1773年Guarneri del Gesu exLafont 我必須坦白說,原本我在聽這張CD時,就已經感受到這把琴的美妙琴音。現在用了511,我才知道原來這把琴的音質音色整體還能往上提升。或許您要問,以後用另外一部擴大機來聽時,這把小提琴的音質音色會不會勝過511? 有可能啊!應該還會有擴大機的音質表現會勝過511的。不論如何,511唱起這張軟體時,小提琴與鋼琴的音質音色整體都提升了,聽這樣的音質表現已經可以讓我更長壽些。

“511 唱起各種音樂時,「寬厚沉穩、溫潤順耳」這八個字分分秒秒在我的腦海中出現。”

 

寬厚沉穩
除了對低頻展現更佳的控制力、低頻更低沉、層次感更好、音質提升之小,511還有一項優點,那就是寬厚沉穩。所謂「寬厚沉穩」」就是音場聽起來更寬,聲音的厚度更好,低頻沉得更低,整個音樂紮實穩固。寬厚沉穩也可以想像成大器、飽滿、紮實。而隨著寬厚沉穩而來的就是溫潤順耳音樂一點都不噪耳,一點都沒有侵略性,但仍然保持高度的溫柔透明感與清澈。老實說,有些擴大機的音質雖然很好,但不一定能夠擁有寬厚沉穩、溫潤順耳的特質,而511唱起各種音樂時,這八個字分分秒秒在我的腦海中出現。

以下,我再舉幾張軟體的表現來加深大家的印象。當我聽 Anne Bisson
那張「Conversations」時,入耳的聲音飽滿又紮實,無論是鋼琴、Bass或大提琴,聲音的密度都很高,重量感也夠,而且樂器形體是大而凝聚的,整個音場也是大的,不是縮成一團的第一時間就會讓人感覺511是很大器的後級。再來說到大提琴與Bass的質感這二樣低音樂器的擦弦質感與弦振感都很真實,尤其是尾音,那清楚的細微振動尾音更添增樂器的真實性。至於?Anne Bisson的嗓音,那更是中氣十足,飽滿有勁。

再來聽 The Ray Brown Trio 那張「Soular Energy」時,Bass、鋼琴、套
鼓也都紮實而沉穩,密度高,重量感夠。鋼琴的鏗鏘觸鍵聽趕來就是有打擊的感覺,Bass扣彈的硬調接觸質感與彈性也都能夠讓人感受到511所發出的力量。

超強解析力
聽 Gilshaham 與 Orpheus (小提琴八位,中提琴三位,大提琴二位,低音提琴一位,大鍵琴一位) 合演的那張韋瓦第「四季」時,一聽就讓人感受到 511 在音質表現方面的優勢,不僅小提琴聲音光澤高聲音甜,連與之應答的大提琴琴音也那麼美,這種音質的美是不必去費神判斷的,一聽就能感動人。聽第十三首到十五首的克萊斯勒「Concerto for Violin」」時,511 那超強的解析力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名曰協奏曲,但樂團編制很小,所以弦樂器可說是絲絲縷縷、纖毫畢現大提琴的彈性、擦弦質感顯得特別清楚,每位演奏者施加在提琴上的力量孌化同樣也很清晰的感受到。更棒的是,入耳的弦樂並非細細瘦瘦的鋼絲線條,而是飽滿圓潤的琴音。

再舉一張 SWR 唱片所出版的 CD 那是 Svjatoslav Richter 演奏聖桑第五號鋼琴協奏曲、蓋希文F大調鋼琴協奏曲。這張CD不是所謂的發燒片,而是現場音樂會錄音。511唱起這張 CD 時顯得格外好聽。我仔細分析,並不是音響效果有什麼突出之處,而是整體音樂的感染力整個提升了。為何音樂感染力(或說音樂感動人的力量) 會整體提升?原因不少,包括前面所說過的,不過還有一項更重要的表現那就是細微聲音的再生能力與強弱對比,這才是音樂家在演奏時的真功夫所在。說得更簡單些,就是音樂的活生感更好了。您知道嗎?如果缺了音樂活生感,音樂聽起來會是貧血的,失去吸引力的。而我用511聽這張現場錄音時,就好像聽一場精採的演奏會,整場都不會有睡意。

寬厚沉穩丶溫潤順耳
Soulution 是一家內斂的瑞上音響製造廠,他家的擴大機無論外表或聲音表現,都不是以華麗取勝,但卻極為注重細節與整體的精確性。而511雖然每聲道隻有140瓦,但卻能夠充分掌握大動態與細微的音樂,在龐大的動態對比與細微的強弱變化之下,發出寬厚沉穩、溫潤順耳的聲音。難怪我拆下它之後,總是覺得悵然若失。假若您是音樂迷,就該買511這樣的擴大機。

轉載自 “音響論壇” 351 期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